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现代传媒> 正文
“风雅颂”让杭州民间艺术鲜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3-03-25
&nbsp;&nbsp;&nbsp; 在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有一个坚持了十多年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它就是由浙江省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局主办,杭州市文化馆和杭州市所辖的13个县(市)区文化局、文化馆承办的&ldquo;<u><span name="HL_TAG" style="border-bottom: 0px dotted; cursor: han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风雅颂</span></u>&rdquo;杭州民间艺术展示。活动自1999年推出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通过广场展演的形式,展示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杭州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 <p>   如今&ldquo;风雅颂&rdquo;已成功举办了6届,共推出了67个富有民间特色的节目,每一次的展演都好似在对杭州民间艺术进行一场大盘点,许多来源于乡野的艺术表演,在城市的舞台上被更多的人相识、相知,延续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从而搭建起一个富有杭州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平台。</p> <p>   &ldquo;风雅颂&rdquo;本是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杭州市群众艺术馆推出的一台献礼晚会。1999年10月1日,&ldquo;风雅颂&rdquo;在杭州武林广场上演,演出汇集了杭州市所属三江两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地域的民间文化元素,《<u><span name="HL_TAG" style="border-bottom: 0px dotted; cursor: han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淳安竹马</span></u>》、《狮毛飞龙》、《运河蚕娘》、《童子镇潮》、《余杭滚灯》&hellip;&hellip;参与展演的13个节目的素材均来自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民俗风情,连服饰、音乐、道具都充满了来自民间的&ldquo;味道&rdquo;。</p> <p>   一个节目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一段渊源。&ldquo;淳安竹马&rdquo;是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每逢传统节日,当地各乡各村都有各具特色的竹马活动,&ldquo;竹马跳进村、喜庆福无边&rdquo;,&ldquo;竹马跳归堂、福寿万年长&rdquo;;明朝初年,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势力,被贬为贱民的&ldquo;钱林袁孙陈许李何叶&rdquo;九姓人,终年漂泊在江上,形成了独特的九姓渔民水上婚俗;&ldquo;机神图&rdquo;表现了<span name="HL_TAG" style="border-bottom: 0px dotted; cursor: han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杭州下城区</span>隋时桑田阡陌绿叶成荫、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的丝织文化;&ldquo;南宋街市&rdquo;反映了当时南宋御街清河坊老字号林立的商贸文化;&ldquo;余杭滚灯&rdquo;起源于临平翁梅民间,以当地盛产的毛竹为原材料制作滚灯,集舞蹈、体操、杂技于一体,是余杭百姓民间一绝。</p> <p>   &ldquo;风雅颂&rdquo;犹如一股来自田野的风,被大家所喜爱、欢迎,于是杭州市文化局将它作为两年一届的项目固定下来,参演节目还可以参加杭州市委宣传部设立的杭州市民间艺术最高奖&ldquo;桂花奖&rdquo;的评比,并作为杭州群众文化的一个品牌加以打造。作为杭州民间艺术的一个平台,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群文业务工作,为地区的民间艺术搭建了一个挖掘、整理、交流、展示的舞台,同时锻炼了一支创作、表演队伍,形成了一批可表演、可展示、易推广的节目,建立了一批表演基地。因此可以说,&ldquo;风雅颂&rdquo;让杭州的民间艺术找到了一个支点。</p> <p>   在活动定位方面,主办方一直坚持&ldquo;立足民间、贴近传统&rdquo;的宗旨,把握着两个原则:一是题材一定要来自民间,二是形式服从内容。于是,&ldquo;风雅颂&rdquo;在整体上不断有新的提升、新的看点,既保持了原有的&ldquo;乡土味&rdquo;,又在服装设计、音乐编排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其更具鲜活感和亲和力。</p> <p>   自2005年以来,杭州市的民间艺术逐渐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也随之步入更加科学、专业、规范的轨道。&ldquo;风雅颂&rdquo;也成为了杭州市非遗项目走近群众、走进生活的一个生动实践。比如2012年第6届&ldquo;风雅颂&rdquo;作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闭幕式演出,推出了《江干劳动号子》、《富春茶龙》、《人偶旱船》、《横街辫辫龙》、《下梓桥灯》、《河上龙灯胜会》等11个节目,而这些节目的取材大多源自各地的非遗保护项目。因此,&ldquo;风雅颂&rdquo;也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民众的文化遗产知识,营造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p> <p>   都说,传统文化有多精彩,艺术呈现就有多灿烂。&ldquo;风雅颂&rdquo;推出的许多优秀节目一经登台,便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和热情的赞赏,其后屡屡出现在全市及省内一些地方的活动和庆典中。从&ldquo;风雅颂&rdquo;中脱颖而出的《淳安竹马》、《南宋街市》获得了全国&ldquo;山花奖&rdquo;金奖;《临安水龙》获得全国群星奖,并应邀参加了法国尼斯狂欢节,迄今为止已参加了国内外各类演出150多场;《余杭滚灯》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于2008年在鸟巢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了绝妙的功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