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创产业可借鉴的优势:故事力、创新力和领导力
发布时间:2012-11-02
文创产业作为进入后工业社会、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选择的一种新兴产业,是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一次产业升级。众所周知,现代化追求的是现代社会,也就是工业社会,其主要增长模式是工业主义的物质增长;后现代社会,也就是后工业社会,增长的模式向文化主义转向,生产目标也从工业社会无限制的开掘自然资源转向后工业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资源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要素,具有信息、知识和创意等不同形态。
<p>
按照爱德华·泰勒所论,文化资源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一切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包括了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因此,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胜任力要素就在于如何开掘这些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品牌,最后实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创意管理能力包括了内容故事力、科技创新力和创意领导力等三个核心能力。与大陆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相比,笔者认为台湾文创人士在故事力、创新力和领导力方面都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可以从最近笔者参与评议的台湾暨南大学开展的三个文创产业案例研究中得到明证。</p>
<p>
我们可以从几米品牌的经营创意看出台湾打造文化创意的故事力优势。几米品牌源于几米绘本,这种绘本在十余年前推出时就顺应了从文字阅读到图像阅读的青少年阅读消费的时代变化趋势,但又做到了“图像与文字的搭配非常巧妙”,满足了现代社会陷入城市森林的心灵隔离,将阅读方式从肉眼阅读推进到了心灵阅读。</p>
<p>
几米的故事创意既单纯又复杂,既意料之外又情感之中。现代人越来越渴望内容的消费,产品仅作为内容消费的物理载体。几米绘本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意象世界、审美世界和情感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情感意义和符号价值,而这种情感意义和符号价值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有都市社会都极度渴求的基本价值,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p>
<p>
无论是异业跨界经营还是艺术授权营销创新,或者是向影视、游戏等文创业的其他领域拓展,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是可以借鉴和模范的,其本身不构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而拥有知识产权化的符号价值,才是企业称胜的王道,所谓“内容为王”。而这个王道,就是故事创意的能力。这一点,英国J.K.罗琳的《哈利·波特》是一故事创意的里程碑,而大陆的盛大集团企图通过盛大文学的网站平台,也似乎想要赢得这种内容创意的故事力优势。这些优势,我们能不断地从赖声川、林怀民、朱宗庆等等许多台湾的文创前辈和活跃在校园小区的青年才俊身上看到。</p>
<p>
我们也可以从蒙恬的设计创新看出台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力优势。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文化产业得以成为产业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外在保障。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就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正如《2008世界创意经济报告》提到,文化创意包括想象力,是一种产生原创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式阐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加以表达;科技创新包括好奇心、一种勇于实验的愿望和在解决问题时创建新的联系。</p>
<p>
大陆学者厉无畏也指出,科技创新是通过效率的提高使人拥有更多的自我时间;文化创意是通过内容的创造使人在有限的自我时间中拥有更精彩的体验。科技创新在于改变产品与服务的功能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更高的实用价值,或改变生产工艺以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率;文化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如观念、感情和品味等因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新体验,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观念价值。科技商品如何结合文化元素,尤其是作为中国的科技企业如何善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蒙恬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技术研发到了一定高度和瓶颈之后,蒙恬“开始在设计上投注更多的心力”。在这里,设计就是促进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的手段。</p>
<p>
按照丹麦设计中心的设计阶梯,蒙恬将“设计与企业的创新、经营策略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用设计手段提高科技产品的创意加值,甚至把设计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在大陆,联想集团的设计团队为2008北京奥运会设计火炬,爱国者以“中国风元素”领跑电子科技,将中国花瓷、汉服、旗袍、发簪、景泰蓝、兵马俑等元素用于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提升科技产品的中国元素。这都是文创产业在科技创新力领域的卓越表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台湾在这一点上还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p>
<p>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明华园的成功之路看出台湾发挥创意管理的领导力优势。无论是作为民间发生的台湾歌仔戏,还是历代传承的大陆越剧、川剧、豫剧,京剧或昆曲等,传统地方戏剧这种程序化的表演方式、定格式的唱念打坐、简单抽象的舞美设计当面临时尚的、青春的现代观众时如何应对,这是两岸传统艺文剧团共同面临的市场问题、观众问题和发展问题。明华园的陈胜福先生运用了卓越的创意管理能力,抓住现代人的消费心理,以休闲娱乐为市场导向,向电影电视和现代舞台剧学习成功经验,争取大众市场,发挥品牌策略,创新用户付费的收入模式,“让酝酿于台湾这块土壤的文化之美”,“破茧而出,飞向无穷的边际”。</p>
<p>
明华园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根本在于陈胜幅先生及其管理团队的创意领导力,这是艺术化创造和商业化制造相结合的过程,形象而言就是其所谓“纪律的管理、浪漫的呈现”。大陆的大部分传统艺文团体,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要逐渐由政府供养的事业单位转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要面临艺术维持和商业维护的双重压力,在文化与经济之间艰难平衡。若想要成功顶住压力,趋向平衡,向陈胜幅先生学习创意领导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台湾,陈立恒、张毅、杨惠姗、王侠军等诸位挺立于国际文化市场潮头的业界精英,都极为精彩地展现了这种卓越的创意领导力。</p>
<p>
北京大学“五四”时期的著名教授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那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现在,两岸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产业因为连接了文化与经济,其交流与合作就显得愈发重要。我们两岸就是要通过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向西方展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的生活样式”。因此,两岸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将那些拥有优秀的内容故事力、科技创新力和创意领导力等管理经验的台湾拔尖创意经理人才积极吸引到大陆发展,与大陆人开展深入紧密的合作,将台湾文创优势输出大陆,共同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这样将对两岸的文创产业大有裨益,大有前景。</p>
- 微信号:hangzho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