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在即
发布时间:2012-03-28
<p>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即将于6月6日在威尼斯开幕。昨天,中国国家馆首次公布了展览主题和参展艺术家名单。出典于《韩非子》的成语“见微知著”被译为“WHAT IS TO COME”,将诠释出整个展览主题出现在这一全球最知名的艺术盛会上,而策展团队所描述的中国参展作品取材形式之精微,与其描述主题之宏大,都被浓缩在这古老的东方寓言中,期待人们特别是西方观众能够体味到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的耐人寻味之处。</p> <p> 中国知名艺术家卢昊和著名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先生联合组成的本届双年展的策展团队,成为与以往在组织体系上的极大不同。这样的策展组合被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卢昊表示,中国当代艺术走过30年的发展之路,今天提出“见微知著”,是对中国本土社会系统各个层面的总体呈现。</p> <p> 记者获悉,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的七位艺术家: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和曾浩将在中国馆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赵力先生透露,由于中国馆目前还属于临时展场,室内部分是威尼斯巨大的油库,所有油罐都是文物,连油库墙面都不能钉一个钉子,而室外部分则是布满树木的“处女花园”。如何在这样反差极大的环境中体现“见微知著”,正是艺术家们展现自己智慧的一个有趣舞台。</p> <p> 尽管展览在即,为了保持作品的神秘性,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公开任何作品的图片。人们只能从文字描述中想象2009威尼斯中国馆的点滴形态:比如以画“光头”和光头形象知名的方力钧先生,将以40个20-40厘米不等高度的涂金人物雕塑,通过在室内地面集中式矩形排列的摆放方式,以强烈的视觉化形式同时针对“油库”所引发的“能源”、“环境”、“战争掠夺”等等的多重语境,提供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人类当代生存境遇的深刻反省。而以“乱笔”著称中国当代艺术圈的曾梵志先生,放弃了其惯常的绘画方式,借助了装置性的手段把“油库”改造成书架,将充斥着自绘插图、批语、标注和中国古典线装的重新装订成册,隐含了当下在全球化背景下对知识话语的权利竞争。 威尼斯双年展:见微知著 小空间内寻找小作品</p> <p> 即将于6月7日开幕的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制造世界”,中国馆的主题定为“见微知著”。本次参展艺术家有方力均、邱志杰、何晋渭、何森、刘鼎、曾梵志、曾浩共7位,因为场地原因,除影像作品之外,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将出现在中国馆内。“最小的作品会是一个手掌大小的画。”卢昊告诉早报记者。</p> <p> 而同时,在和国家馆并行的机构邀请展中,10位当代艺术家呈上了他们“给马可·波罗的礼物”。 </p> <p> 中国国家文化部昨天上午正式批文,任命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为卢昊,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辅助其策展工作。即将于6月7日开幕的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制造世界”,中国馆的主题定为“见微知著”。本次参展艺术家有方力均、邱志杰、何晋渭、何森、刘鼎、曾梵志、曾浩共7位,因为场地原因,除影像作品之外,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将出现在中国馆内。“最小的作品会是一个手掌大小的画。”卢昊告诉早报记者。</p> <p><strong> 作品都要观众仔细寻找 </strong></p> <p> “见微知著”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意为圣人能以小见大,从首看尾,见现象而知本质,知错改错。</p> <p> 卢昊解释,因为中国馆的所在地——一块未经加工的草坪和军械库的末端,馆中站立着巨大的油罐体量足以淹没任何艺术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见微知著”便是想从改变观者欣赏的角度来改变空间,“油罐之间最大距离为3米,最小间距只有80厘米,我们只能在小空间内动脑筋安排小作品,所有的作品都需要观众仔细寻找。”</p> <p> 7位参展艺术家中,与卢昊同样来自四川的艺术家有何晋渭和何森,卢昊认为,何晋渭在众多热衷于绘制“艺术符号”的艺术家中是个特例,“多年来非常勤奋,默默工作,不随波逐流。”如果仅仅以这一点作为入选理由,那么放眼望去,符合这一点的艺术家何其之多。</p> <p> 何晋渭的架上作品将以特别的展出方式呈现于中国馆中。之前有报道称何晋渭的作品名为《献给这个世界》,由150到200幅小型油画组成,是对四川大地震孤儿和小学生的写实肖像。</p> <p><strong> 对策展人选质疑声四起 </strong></p> <p> 由出生于1969年的卢昊出任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总策展人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艺术江湖和官方系统专业人士的双重反弹。相比较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侯翰如与2005年的策展人蔡国强,卢昊在资历和实力上存在的差距显而易见,业界的质疑之声自是挥之不去,加之去年年初卢昊与王广义等4位四川艺术家联名发表“抵制奥运的抵制抗议”的声明,为抗议法国某些人对北京奥运会的不友好态度而宣布主动退出法国一家小城美术馆主办的展览事件引发网上热议,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之后,卢昊的名字开始被大众所知。</p> <p> 早在去年10月,参加过上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主题展的艺术家卢昊就获知了自己的任命,并从那时候起就开始着手挑选艺术家,去了艺术家很多工作室。卢昊对自己出任国家馆总策展人的原因解析为“曾经多次参加过国际展览,有国际参展经验,了解运作程序。再者,上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都任命了艺术家作为策展人”。艺术家取代专业策展人莫非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