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休闲旅游> 正文
潇洒桐庐——富春江畔璀璨的明珠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 <table cellspacing="4" cellpadding="1"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img height="140" alt="潇洒桐庐&mdash;&mdash;富春江畔璀璨的明珠(图)" width="300" border="0" src="/upload/files/info/201004/E20100412151037-1470.jpg" /></td> </tr> <tr> <td valign="top" align="center">&nbsp;</td> </tr> </tbody> </table> </p> <p style="text-align: left"> 桐庐,位于浙江西北部、钱塘江上游,属省会杭州市辖县,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建县于公元225年,距今1785年历史。县域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7镇4乡2街道,总人口40万。<br /> <br />   千百年历史烟云散尽,但桐庐依然以其钟灵毓秀的秉性和大气磅礴的气质,紧紧勾住世人的心神和眼球,继而演绎了一个厚重而又轻灵的城市特质&mdash;&mdash;潇洒。<br /> <br />   改革开放30多年,使桐庐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桐庐已荣膺&ldquo;国际花园城市&rdquo;、&ldquo;国家卫生县城&rdquo;、&ldquo;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dquo;、&ldquo;中国优秀旅游名县&rdquo;、&ldquo;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rdquo;、&ldquo;中国水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rdquo;、&ldquo;中国笔类出口基地&rdquo;、&ldquo;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rdquo;等&ldquo;金名片&rdquo;。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ldquo;潇洒桐庐&rdquo;城市品牌充实了丰富内涵,增添了无穷魅力。<br /> <br />   潇洒桐庐的城市特质可解读为&ldquo;富裕桐庐、山水桐庐、人文桐庐、活力桐庐、和谐桐庐&rdquo;,她们就像&ldquo;潇洒桐庐&rdquo;城市品牌结出的一棵同根连枝的五彩奇葩,绽放在迢迢碧水的富春江畔,成为&ldquo;山水新城&rdquo;生动的城市灵魂。<br /> <br />   富裕桐庐: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br /> <br />   &ldquo;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rdquo;,桐庐曾凭借一江春水和如黛青山美名远扬,如今正以突出的发展优势、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日益推进的城市建设和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引人关注。<br /> <br />   桐庐地处杭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中义乌商圈的重合部,接受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和带动。区位十分优越,从桐庐至杭州40分钟,到萧山国际机场1小时,到上海、宁波2.5小时,3小时交通圈基本覆盖长三角城市群。富春江上建有年吞吐量400万吨的500吨级内河贸易港,水路经富春江、钱塘江、大运河可抵达国内各大港口。<br /> <br />   这里是&ldquo;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rdquo;,块状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以水电设备制造、医疗器械、服装针织、制笔、箱包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在工业强县战略的带动下,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6.78亿元,人均GDP达628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10元。<br /> <br />   与工业发展同步,桐庐正依托其特有的山水资源和人文内涵推进着其独特城市化建设。2007年,桐庐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县城商务区的战略性决策,开了一个县建设商务区的先河,从而掀开桐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篇章。目前,商务区内桦桐大厦、立山国际中心等10幢高档商务办公楼宇共37万平方米已经竣工,有荣正财富广场等3幢楼宇共1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今年,又有君悦大厦、创意大厦等总部楼宇正式落户。<br /> <br />   这座宜居新城的城市化发展同样精彩连连。分水江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杭州潇洒休闲公园综合体、桐庐滨江商住综合体三大城市综合体正齐步推进,杭州着力打造的20大新城之一&mdash;凤川&mdash;江南新城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战场。城市框架的拉开,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这些突出优势正为桐庐的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r /> <br />   山水桐庐: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和<br /> <br />   生态是桐庐的根,绿色是桐庐的魂。&ldquo;百里春江最美处,当属桐庐郡&rdquo;,从南北朝起,桐庐就以&ldquo;奇山异水,天下独绝&rdquo;闻名于世。<br /> <br />   碧水在山岭间曼舞,绿色在城市间铺陈。在这个商业味道浓厚的时代,富裕的桐庐不改本色,它仍然是个&ldquo;好风吹绉一池绿,白鸟点破千山青&rdquo;的好去处,且山更绿、水更深,更多了份&ldquo;鱼稻乡中乐岁丰&rdquo;的现代都市的繁荣。<br /> <br />   城市的气质,往往取决于管理层。桐庐的管理者们眼光高远,他们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ldquo;山水新城&rdquo;。于是,这里有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基础设施井然有序;这里有浑然天成的绿地和雕塑。截至2009年,县城绿化覆盖率高达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从城市向南看,一座天然大氧吧&mdash;&mdash;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700公顷的绿色,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生命活力。<br /> <br />   中国文化精髓之一&ldquo;天人合一&rdquo;,意指人与自然的和谐。桐庐的建设和发展秉承&ldquo;天人合一&rdquo;的传统哲学思想,将山水风光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托,通过绿化,美化和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在南岸新区,以建筑为主线,注意各项功能配置的合理性与和谐性,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集会于一体的大型广场公园。<br /> <br />   在桐庐任何一个地方,遥望天际,没有突兀的楼层阻挡,令视线有着天高地远的辽阔。这并不仅是自然造就,还有桐庐县委、县政府的悉心维护。未来桐庐发展将沿富春江向东向西平行伸展,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处理好新老城区的发展关系。布局上随山水而动,保持灵动的天际线,以设计的手段提高环境品质和宜居性。将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和,这是桐庐县县委、县政府承前秉后不断创造城市美丽的追求。<br /> <br />   人文桐庐:最闪光的旅游胜地<br /> <br />   翻开厚重的历史,桐庐建县至今已近1800年。奇妙的山水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桐庐&ldquo;山青、水秀、史悠、境幽&rdquo;的别致气质。古往今来,共有3000多首历代迁客骚人赋咏桐庐山水风光的诗词流传于世,为这座城市添注了流光溢彩的人文魅力。<br /> <br />   &ldquo;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rdquo;大文豪范仲淹的浪漫情怀,深刻揭示了造化赐予&ldquo;潇洒桐庐&rdquo;的美妙韵味。<br /> <br />   桐庐地灵人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唐状元施肩吾,诗人徐凝、方干,还有现代中国画坛一代宗师叶浅予,中国剪纸大师胡家芝。他们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卷前,挥洒着富春江的灵性,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归去来兮,先贤的艺术灵光,也照亮了桑梓地文化创新的一方晴空。剪纸、越剧、故事、小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在新世纪焕发出夺目光彩。其中,尤以剪纸艺术自成一格,桐庐也因之被命名为&ldquo;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dquo;。<br /> <br />   潇洒桐庐,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代化建设的号角。桐庐拥有&ldquo;中国制笔之乡&rdquo;称号,分水的制笔可供&ldquo;全球人均一支好笔&rdquo;;桐庐的蜂产品以其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造就了&ldquo;中国蜂产品之乡&rdquo;的美誉。还有碧玉莹莹的文化名茶&ldquo;雪水云绿&rdquo;,把盏品茗,入喉的是春绿清香,回味的却是桐庐山水的醇厚绵长。<br /> <br />   潇洒桐庐更是人间仙境。在一个县域中,能造就&ldquo;瑶琳仙境&rdquo;、&ldquo;垂云通天河&rdquo;等20多处知名景点景区,难能可贵。桐庐旅游业作为&ldquo;县级旅游之冠&rdquo;、&ldquo;最闪光的旅游胜地&rdquo;当之无愧。随着休闲时代的悄然来临,有着&ldquo;潇洒俊逸&rdquo;气质的桐庐因势而动,想方设法加大投入,不断丰富景区景点的品牌内涵,增强休闲功能,推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确保了桐庐始终走在旅游业发展的前列。<br /> <br />   活力桐庐:&ldquo;你只管投资经营,其余的让我来办&rdquo;<br /> <br />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这句话在桐庐得到深刻印证。<br /> <br />   经过多年发展,服装纺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已成为桐庐工业的支柱产业,秉承&ldquo;你只管投资经营,其余的让我来办&rdquo;的宗旨,桐庐努力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对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县领导亲自负责跟踪联络,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和服务。<br /> <br />   桐庐非凡的活力更体现在政府各类发展理念上。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桐庐在杭州地区率先实施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将行政许可职能与行政监管职能相对分离,统一由行政许可科承担本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职能,同时各部门的行政许可科都进驻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把行政许可项目全部纳入窗口集中办理。2009年,在实施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基础上,桐庐创造性的提出关联证照&ldquo;多证联办&rdquo;制度,使审批效率得到更大提升。比如,国土窗口以前为企业办理土地证一般都需要7个工作日,如今九成的受理件可在5天内完成,其中两成左右的受理件可在2天内完成,少数急需办理的受理件也可启动绿色通道在1天之内办好。<br /> <br />   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激发全县广大干部&ldquo;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rdquo;的创业激情,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专门制订出台了《关于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对执行重大决策、部署不力的&ldquo;太平官&rdquo;和&ldquo;混事官&rdquo;进行责任追究。<br /> <br />   和谐桐庐:坚持&ldquo;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dquo;<br /> <br />   和谐一直是桐庐追寻的一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桐庐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政府坚持从解决群众关注的&ldquo;就业增收、养老保障、医疗服务、教育质量、生活环境、社会治安、交通秩序&rdquo;等7大问题着手,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破解民生问题,优化人居环境,深化平安创建,加快&ldquo;和谐桐庐&rdquo;建设。同时,积极开展&ldquo;一名县四强县&rdquo;创建,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快事业发展,人才科技工作不断加强,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文化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保障水平日益提高,让更多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p> <p style="text-align: left"><br />   桐庐的和谐更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桐庐始终坚持&ldquo;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dquo;的原则,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列为重点工程之一。为改善全县的环境质量,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即将入驻的产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按照&ldquo;绿树成荫、花草相簇、城在山水中&rdquo;的要求,桐庐精心构筑点、线、面、带相结合的立体绿地系统。结合山体和江边景观建有多个开放式公园。<br /> <br />   近年来,桐庐县建立了功能清晰、层次分明、覆盖全县、较为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同时,积极实施了城乡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科学、合理的城市结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