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之争凸显城市品牌的觉醒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class="font6"><span class="font6"> </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able bgcolor="#efefef"> <tbody> <tr> <td> <table> <tbody> <tr> <td><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1/E20100122090319-9890.jpg" /></td> </tr> <tr> <td> </td> </tr> </tbody> </table> </td> </tr> <tr> <td> <table> <tbody> <tr> <td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1/E20100122090320-5501.jpg" /></td> </tr> </tbody> </table> </td> </tr> </tbody> </table> </p> <p style="text-align: left">网上投了42亿票!他们争的不是徐霞客</p> <p> “中国旅游日”之争</p> <p> 凸显城市品牌的觉醒</p> <p> “放假的日子你最好躲在家里,哪儿也别去。出门你就会后悔——吃饭要排几十米长的队;景点挤满了统一服装的外地游人。走在大街上,你就像掉进了人海里!”</p> <p> 当网友“杭州土著”在暗自慨叹着杭州的游人越来越多时,杭州市分管旅游的市领导正率领着100多人的新春旅游推广团,奔波在哈尔滨、沈阳、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6城市,推介杭州旅游。</p> <p> 显然,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并不觉得来杭州旅游的人已经多到不需吆喝了。</p> <p> 一个旅游城市的促销样本</p> <p> 吸引游客来杭州,杭州什么都做得出!</p> <p> 为了让客人吃到地道的东坡肉,出发前,旅游推广团提前在杭州精挑细选了1800多块新鲜的五花肉,空运到各个城市。余杭区专门拨款1800万元,奖励各地旅行社带团留客在余杭过夜,最高奖励达到一年20万元。桐庐县为6个城市各自准备带去2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100元可以抵用200元。</p> <p> 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肆虐,杭州旅游仍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p> <p> 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杭州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30万人次,外汇收入13.8亿美元。国内旅游者5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00亿元人民币。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人民币,增长13%。</p> <p> 2010年,杭州还要加强与上海世博会的对接,加大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订扩大内需的激励机制和消费手段,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探索商贸旅游经济运行新模式。 </p> <p> “中国旅游日”角逐唤醒城市意识</p> <p> 去年12月1日,国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随后,国家旅游局就设立“中国旅游日”向社会广泛征集具体日期方案,国内许多城市加入了“中国旅游日”之争。</p> <p> 昨日,记者在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投票网站看到这样一则公告,“本活动投票已截止。感谢大家的关注,敬请期待获奖网友公布。”据悉,1月20日是“中国旅游日”网络投票的最后一天。</p> <p> “本人亲眼看见江阴十多天投下来的票只有一万余票,竟然在一个下午猛增7万票,后来又一次猛增40万票,有一次竟然一眨眼突然变成了42亿票!好家伙,全国人民一起投票也只有13亿票啊。”网友“山夫子”在论坛发帖,对此次网络投票表示质疑。</p> <p> 对此,有网友表示,网上投票,本是了解社会民众意愿的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可很多事物总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就像现在这个围绕宁海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和江阴3月29日(徐霞客首次出游日)竞选“中国旅游日”的网上投票,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p> <p>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周玲强教授看来,“中国旅游日”背后承载的巨大旅游效应及经济价值,是这次评选让不少地方政府着魔的原因所在。“这样的竞争一点也不奇怪,近年来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旅游并不单纯是旅游,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旅游还是一个绝佳的宣传平台,‘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不少地方政府常用的手段。”</p> <p> 此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主任王婉飞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海、江阴争夺徐霞客,这是各地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制造特色旅游产品的外在表现。各个城市都期望通过名人这一载体,造节兴市,拉动旅游市场。”</p> <p> 旅游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p> <p> 旅游策划专家李铭建说,“中国旅游日”究竟设立在哪一天,对于老百姓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这个日子一旦设定之后,旅游业将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旅游者,而不能只是把旅游日当作一个幌子。”</p> <p> 对此,周玲强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确实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原因是,老百姓手中的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了。再一个就是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周玲强认为,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而旅游产品也应该多元化。</p> <p> 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的“门槛”。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p> <p>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指出,近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在未来5至10年内,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