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挺进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05/20090522145314-5248.jpg" /></p> <p>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宋晓晔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创作了主题海报,用不同颜色的六角形构成自然界最为科学的蜂巢形状,代表不同的个体共同构成的和谐校园。同学们通过海报创作这一形式,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p> <p>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美术学院以“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一流名校”为载体,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创建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紧密结合,制定了《迈进世界一流大学未来四年标志性成果规划纲要》,以“一流”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凝聚全院共识,调动全院力量,发挥学科优势,把握现代社会转型期文化、经济发展的脉搏,推动科学发展。</p> <p><strong> 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strong></p> <p> 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院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文化艺术舞台的中心。在当前国际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学院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从学院实际出发,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代表中国美术教育当代精神,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与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p> <p>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院将发展战略目标与实践载体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把“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一流名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意在突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创建名校;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建成名校”的发展理念和瞄准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战略目标。</p> <p> 同时,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特色,学院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制定之初就把落实《迈进世界一流大学未来四年标志性成果规划纲要》(简称《规划》)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重点,列入《实施意见》,大力组织实施,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促进实践。</p> <p> 在学院统一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根据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计划和专业特点制定方案,从学科建设、研究创作、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自我加压,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步伐。为凸显作为一流美术学院在艺术类院校中的引领作用,在做好《规划》的同时,学院还针对长期以来艺术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实行同一评价体系的弊端,研究制定符合艺术类院校特征的评估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参考。</p> <p><strong> 行动: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升级</strong></p> <p>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突出服务主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同时,把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学院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积极发挥学院作为浙江创意经济产业的“发动机”和“思想库”的作用,深化与杭州市政府及西湖区、上城区、滨江区的战略合作,抓住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机遇,共同打造四大创意产业服务平台——西湖创意谷、凤凰国际创意园区、之江象山艺术社区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通过组建设计团队,组建创意产业发展公司,大胆走出校门,走出画室、工作室,做大做强学院派创意产业新军。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附近聚集的一大批画廊、拍卖行、创意设计公司,交易额逐年上升。</p> <p> 与此同时,学院认真分析历届毕业生就业特点,根据学生创业意愿强、自主创业比例高等特点,主动把引导学生创业作为当前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重点。一是就地孵化,通过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为毕业生创业创造条件,如西湖创意谷、凤凰创意国际、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之江象山艺术社区等创意产业服务平台,通过免除部分租金等形式,为美院师生入驻创业给予较大幅度的政策优惠。二是直接吸纳,在校期间,学院凡有大型社会服务项目,都吸收大量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得到锻炼,为就业创业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学院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毕业生就业。三是因势利导,举办以创业为主题的展览,增加在校生的创业意愿。四是联合服务,学院与上城区、西湖区签订合作协议,校地双方联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开通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与政府、辖区高校、企业牵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年活动。</p> <p><strong> 对话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strong></p> <p> 记者:中国美术学院为何以“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一流名校”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p> <p> 钱晓芳:中国美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校。2005年8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重点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挺进”的建设目标。次年,又将此目标列入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中国美术学院以此为目标,师生同心,共同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早在上学期末,院党委就对我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把“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一流名校”作为我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在1月中旬召开的教代会上,院长许江的工作报告即以“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一流名校”为题,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这样一来,学院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学院发展的目标更加深入人心。</p> <p> 记者:科学发展聚共识,中国美院的师生们对“世界一流大学”有着怎样的认识?</p> <p> 钱晓芳:“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该是大楼、大师、大作、大视野、大气度、大成就有机融汇的综合体。这不仅需要有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图书等硬件的支撑,更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员工、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研创等软件的支持,同时还包括一流的社会服务,让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教育界具有代表性、先导性和示范性。</p> <p> 就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前几年的集中建设,学院的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规模,学科布局也日趋完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距世界一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校院两级组织纷纷开展调研活动,查找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通过未来几年的扎实工作,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培养一批杰出人才、造就一批学术大师、建设一批学科群落、形成一些研创团队、占据一些学术前沿、产生一些理论学说、孕育一些风格流派,进而真正成为“著称于世界艺坛的名校”。</p> <p> 记者:学院结合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目标,提出了把制定《迈进世界一流大学未来四年标志性成果规划纲要》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重点,在制定《规划》中,学院有哪些具体的做法?</p> <p> 钱晓芳:为更加鲜明地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特色,我们采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出题,党委班子成员领题,各职能部门“答题”的方式开展调研,从学科建设、研创成果、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制定《规划》,各二级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意见。近日,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小组组织了14个检查督导小组,检查督导各二级单位《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