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川:用木版年画倾诉激情,保存记忆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able bgcolor="#efefef"> <tbody> <tr> <td> <table> <tbody> <tr> <td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7/E20100713094459-7090.jpg" /></td> </tr> <tr> <td> </td> </tr> </tbody> </table> </td> </tr> <tr> <td> <table> <tbody> <tr> <td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7/E20100713094459-7091.jpg" /></td> </tr> <tr> <td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08年10月25日,杭州西湖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一行应邀出席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南宋文化周纪念南宋定都870周年谛都墨韵——共和国将军名人名家书画展、首发式暨人民书店总部开业庆典、新闻发布会及传承南宋遗韵——杭州(浙派)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刘洪川(左二)与与会人员合影。</td> </tr> </tbody> </table> </td> </tr> </tbody> </table> </p> <p style="text-align: left"> 简练的线条没有多余的勾勒,无意中看着,泛出时间沉淀出的清淡光泽,神秘而低调;有意看时,每一个角度的流转都绚丽而流畅,似乎连色彩都有了激情,饱满而细腻。</p> <p> 最初见到刘洪川老人的年画,装帧精美,色彩鲜亮,静静地悬在客厅并不十分宽大的墙壁上,有一种大隐于市的自然生动感。出生于“年画之乡”山东潍坊市的刘洪川,自幼就跟随年迈的民间大师——外公学习雕刻木版年画,至今已有50余年。“年年有鱼”、“一百单八将”、“二十四孝”等作品好评如潮,报道无数,民间工艺大师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p> <p> 谈起木版年画,这位老人激动了。</p> <p> 《水浒》年画是他从小的“梦”</p> <p> “有钱没钱,买画过年”,在人们并不遥远的记忆里,年画是辞旧迎新的象征。“我老家在潍坊,那里是我的故乡,也是年画的一个故乡,小时候,我常跟随外公学画,后来便是跟着作坊,每年都会有年画,那些年画带给大家喜庆和快乐,我刻着也就觉得特别高兴。”刘老人的言语之间无时无刻透露着对刻版往事和故乡的深深留恋。他的木版年画也有种粗犷而朴实的“山东大汉”气质。</p> <p> 无论是饱满的构图,大方的格局,壮美的气度,还是造型的夸张,刘洪川都不忘融入自己的思想,他拿起陪伴多年的“老伴”,在一块结实的堂梨木上倾诉着他的激情。他说,刻版很多人都会,但是加入自己的创作却未曾见过,他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这样创作的年画是别具一格的,它们充斥着不一样的生命力,自然显得鲜活而谦和。</p> <p> 谈到自己的作品“一百单八将”,刘老人开始娓娓道来,那是他从小就有的“梦”。“小时候,我就非常喜欢《水浒》,对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着迷,于是通读了好多遍,从小的梦想就是刻画那么一张‘英雄谱’,退休之后,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三年,有些人可以完成几部小说,有些人可以完成几项工程,他,一个朴实的民间艺术家,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幅木版年画,那双粗?的手正是用执着和耐心磨炼出了沧桑和成就。</p> <p> 收藏是为了保存历史的记忆</p> <p> 如今,物欲横流,电子视觉形象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寻觅年画的踪影,确需大费一番周折。每次过年回家,收集老家遗存的刻板便成了刘老人的“心头大事”。他说:“在历史上,木版年画地位卑微,不登大雅之堂,又被文人、士大夫视为俗物,无人收集整理,随着岁月流逝,年复一年地遭受废弃,再加上十年文革对年画版的破坏,传世画版已是所剩无几。”刘老人眉宇间不时流露出的痛心让我们更加看清了这位执着的老人,正在用自己强大的气场抢救着那些岁月留下的古老痕迹。那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追求。</p> <p> 刘老人“抢救”的大作多是明清时期的年画版,“小锤将”、“五路进财”等作品都被收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房间,房间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刘老人多年收集来的“宝贝”。他说,很多人闻风赶来拜访,都欲高价收买他的这些“稀罕”,他都没有动心,那些是属于他的,他爱之如命。</p> <p> 除了年画版,刘洪川还有收集壶的爱好。紫砂壶、景德镇瓷壶,只要出现在他的眼睛里,他都不惜重金买下。当他带着记者走进那间“储壶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个摆满各式茶壶的收藏柜。刘老人小心地拿起一个又一个茶壶,一边展示着壶上精美的雕花一边诉说着它的历史,然后再轻手轻脚地放回去,脸上洋溢着幸福至极的微笑。</p> <p> “天地把存在过的一切都消灭殆尽,化为尘埃。唯有那些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透过稀疏的网唤回昔日的幻影。”辛格的这句话是说他自己,也是在说这么一批人——他们不是浴火奋战的人,不是挖掘宝藏的人,不是醉生梦死的人,也不是振臂一呼的人。他们,只是为大家保存记忆的人。而刘洪川正是这千千万万志士中的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