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创意天堂微信> 正文
走进“中国网络作家村”:网文“出海”如何练好“内功”?
发布时间:2025-03-10

近日,中国之声《两会锐地带》栏目走进“中国网络作家村”,探寻网络文学“出海”的经验做法,下面跟随杭小创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人:“90后”网络作家、中国网络作家村党支部书记王誉蓉

答问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

中国网络作家村是个什么村?

在浙江杭州,有一片神奇的“村落”,这里没有农田,没有炊烟,却有不绝于耳的键盘敲击声。这里是中国网络作家村,一个孕育了多部文学爆款的地方。自2017年末成立起至今,中国网络作家村从几十个人的“小村落”成长为签约网络作家达325人的“大家园”,唐家三少、蒋胜男等知名网文作家都入驻这里成为“村民”。

“90后”王誉蓉早在高中时期就开启了网文作家生涯,读者在互联网另一端等待更新、给作品留言……这些都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她先后创作了多部畅销作品,作品全网点击破百亿。

王誉蓉是2020年来到“村”里的,在她看来,这个“村”非常关心作家们的创作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需求。作为“村支书”和“村”里的一员,王誉蓉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只是纯粹遵循市场的规律、快速地完成一部作品,或许短期收益比较高,但这部作品可能昙花一现”,她认为,要更多去生产精品化、同时保留网络文学特性的作品,二者并不冲突,“因为我觉得文学的共同点一定是一致的,都是为人民去写作。”

网络文学从“村里”走向世界

王誉蓉发现,近几年,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备受欢迎。王誉蓉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她创作的一部宋韵题材小说被新加坡的出版社看中,目前已翻译成英文版本,在新加坡及北美等地发行。

中国网络作家村也在积极推动网文“出海”,截至去年12月,海外读者累计达1.6亿人,海外全平台点击量破百亿。去年8月,作家村开展了“欧洲文化交流活动”,深入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地,与海外学者、文学平台展开合作。王誉蓉透露,“我们还搭建了‘数智作家村’,基于所有‘村民’的 IP 版权推进整体线上数字化‘出海’;今年杭州即将举办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我们作为承接方之一,也会邀请很多海外知名嘉宾参与到这场文化交流中来。”在王誉蓉和“村民”们看来,由他们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和IP衍生品,能够搭上祖国强大这班“列车”输送到海外,是一件让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表示,网络文学更感性,又结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更适合海外传播。“我们网络文学发展这些年,‘出海’的成效非常好,在海外覆盖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语种也有20多种,海外的Z世代青年人特别喜欢,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乘风破浪”还需练就哪些“内功”?

当前,以中国网络文学、网络微短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海外市场屡创佳绩。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国界,为海外受众提供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

如何做厚网络文学的“出海”价值?吴义勤分析:“过去我们可能会觉得网络文学都是玄幻这一类的作品,但现在在现实题材创作上也有很多成果,包括大国重器等这一类题材,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的网络作家也都在介入。我们有世界最大的网络作家队伍,现在网文‘出海’,我觉得需要解决的就是对这些作家的培训、扶持。我们要引导网络作家深入时代、深入生活,加强学习和跟外部世界的接触。”

吴义勤进一步表示,为网络文学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加大版权保护力度,越向海外传播、越受欢迎,侵权盗版现象就越严重,这需要我们通过文化、外交、法律各个部门协同联动,创造一个好的对外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