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创意天堂微信> 正文
上城:擦亮“宋韵今辉”文化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5-01-20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4年,杭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内涵要义,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全面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打造一流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强劲支撑。近期,本公众号将陆续盘点、展示杭州市本级和各区、县(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特色亮点。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年以来上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新进展新成效。

“千年宋韵”核心承载地上城,积极探索宋韵文化研究、传播、转化的系统培塑路径,尤其是近年来,针对文化产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散、链路不畅、转化不利、消费乏力等痛点,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宋韵今辉”城市文创品牌,系统性重塑产业转化链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融汇古今,构建新品牌

新表达展现新魅力,上城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以“宋韵今辉”为创意,系统谋划城市文创品牌体系,汇集区内外各方资源,共同探索宋韵文化转化新形式新可能。新实践提升新影响,省、市、区三级联动,共同推出“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等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扩大“宋韵今辉”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第十九届亚运会举办期间上演的“华灯上 月故乡”沉浸式演出,全网引流突破4亿人次,类似题材沉浸式演出截止目前已演出上百场,推动“宋韵今辉”更加可亲可知可感。

新整合强化新能力,全门类(45大类)注册“宋韵今辉”商标,设计构建CIS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动“非遗大观园”等品牌统一纳入“宋韵今辉”品牌体系;以市场化运营推动品牌落地,统筹宋韵文化IP授权交易、利润分配、运营中心投建等关键环节。

全域协同,打造新资库

新赛事催生新IP,依托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梳理提炼“苏轼”“瑞兽”等47个主题IP,让传统元素更符合年轻人口味;连续举办“梦溪杯”宋韵文化创新大赛,面向全球征集到19个国家和地区的9618件作品,整体提升宋韵文化转化实力;联合相关企业推出“宋韵IP基因库”,打造“色谱库”“纹样库”等细分名录,首批集成品类20个。

新模式推动新集群,创新开展宋韵文创研修活动,举办“非常宋”宋韵文创(人才)研修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头脑风暴、成果展示、外出学习等形式,指导企业成为转化的“主力军”,合力研发宋韵文创系列新品。截至目前,已遴选120余家代表性企业组建“企业库”,有效链接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新政策赋能新机制,出台《关于推进上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城区高端服务业人才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全方位赋能产业平台和领军企业,总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力度居全省前列。

系统重塑,形成新链路

新融合加速新转化,针对供需不匹配等问题,通过“资源库”供给IP元素,搭建起产学研融合发展纽带,推动全区50余家企业开发出10大系列400余种宋韵文创产品,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其中仅朱炳仁文创板块年销售额即破5亿。

新思路开拓新市场,针对不同用户画像,推出价格亲民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联名款;针对美妆、文具等垂直领域,整合同类型企业,匹配对应政策资源,推出“定制款”;针对重大节点,引导企业抢抓机遇推出“应季款”,如春节期间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推出的“兔子包”一包难求,亚运期间200多件文创产品进入主媒体中心和抵离点。

新共享达成新共赢,针对企业“各自为政”的现状,创新打造“宋韵今辉”文创体系展示中心,以精准营销实现销售引流。其中,线上平台集展陈、工具、销售于一体,日活跃量突破100万人次;线下平台已建成杭州城市阳台集成店、火车东站嵌入店、湖滨步行街美陈店等7个点位,吸引18家企业200余款产品入驻,日均销售额突破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