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关键期 资本市场要撬动
发布时间:2012-03-28
<p> 资本市场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渠道之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带来文化企业上市高峰。</p> <p> 目前我国新一轮IPO已经启动,创业板市场开始建立,这些都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和市场主体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期。许多大型出版传媒(601999行情,爱股,资金)集团正处于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期,正处在用资本来撬动传媒成长的机遇期。</p> <p>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行业中从来不乏优秀的企业和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原来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特别是传媒产业的限制相对较多,包括所有制、上市规则、资本介入形式等,文化企业在国内上市并不容易,一些优秀的企业选择在香港或者境外上市,造成了传媒板块总市值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占比很小的现状。</p> <p>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的政策宽松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广泛的发展空间。</p> <p> 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央已就部委出版社改革专门下发文件作出部署,部委出版社已转制28家,未来除了4家保留事业体制外,另外148家将全部转制为企业。除此之外,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广电传输网络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等都在稳步推进中。</p> <p> 对于传媒企业而言,上市不仅是重要的融资渠道,更是优势平台。谁抢先上市,就可以去整合外界资源。如果创业板能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文化企业提供发展平台,那么文化企业的大规模上市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将在整体上提升传播文化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p> <p> 对于已有的传媒类上市公司来说,整合机会也有很多。其中,粤传媒(002181行情,爱股,资金)、电广传媒(000917行情,爱股,资金)具有较强的大股东资产注入潜力。</p> <p> 目前,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南中南出版传媒都在酝酿上市。作为第一个完成全面转制的试点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曾表示,目前集团正致力于数字出版等新业务的发展,一旦新的盈利模式稳定下来,就会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上市。</p> <p> 当然,“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金融的深度融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德伦日前指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信贷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文化创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p> <p>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其对整个传播文化板块构成利好,子行业图书出版、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都将受益。已上市传媒公司包括有赛迪传媒(000504行情,爱股,资金)、华闻传媒(000793行情,爱股,资金)、广电网络(600831行情,爱股,资金)、出版传媒、中视传媒(600088行情,爱股,资金)、歌华有线(600037行情,爱股,资金)、天威视讯(002238行情,爱股,资金)、博瑞传播(600880行情,爱股,资金)、电广传媒、粤传媒、卫士通(002268行情,爱股,资金)、中科英华(600110行情,爱股,资金)、新华传媒(600825行情,爱股,资金)等。</p> <p>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午后,传媒股以大幅上涨形式报以掌声。电广传媒、赛迪传媒、粤传媒等纷纷出现在快速涨幅榜上;电广传媒更是一度要冲击涨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