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文化产业园区也要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范周教授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3-21
来源: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

3月15日,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2024“携行服务年”启动会在京举行,会中,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专家智库委员会主任范周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范周教授首先总结了疫情下园区面临的挑战与转变,他表示,疫情三年改变了园区办公形态,传统的园区经营观念亟需转型升级,摆脱单纯的“二房东”角色,迈向服务型园区。然而,如何实现服务增值超过租赁收入,成为园区发展的关键难题。以电影产业为例,虽拥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产值上并未与影响力成正比,大量电影因票房不佳难以盈利。同样,文化产业园区也处于十字路口,面临出租率与单价双降的困境,尤其在与国有企业合作时,由于政策限制与短期租约,园区的长期投资与创新受到制约。

范周教授指出,鉴于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0万亿大关,园区应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概念,寻找服务模式上的突破,以此作为新的增长点。园区应借鉴国内外成功文创园区的经验,注重活动策划与智慧化管理,将其置于园区运营的核心地位。

具体而言,园区首先需要重新定位,园区不再仅仅是出租房屋的场所,而是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空间,兼顾公益与经济效益,追求高品质文化品位,打造成综合性文化公园;其次应当重视活动策划,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将大型活动策划部设为首要部门,通过丰富的创意策划吸引更多租户,降低退租率;同时要推进智慧化管理,加强园区的智慧化、智能化管理,积极引进并结合新质生产力要素,例如智慧服务、能源管理等,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最后范周教授强调,当前园区需要积极拓宽服务边界与创新模式,一方面打造开放型园区,将园区视为一个多功能展示平台,通过输出服务打破实体租赁局限,将园区运营的成功经验和规范转化为可售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独特的IP;另一方面加强跨区域合作,借鉴旅游业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经验,推进文化产业园区与科技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与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标先进城市,对比分析中国最具新质生产力竞争城市的成功因素,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发展,特别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大合作力度。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文化产业园区需把握新质生产力的脉搏,勇于探索适应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从而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和文旅产业发展之间有多大关联?新质生产力如何加持文旅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文旅产业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京和大讲堂第十一讲即将开启,快来这场直播里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