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之星> 正文
摄影师徐国庆:一次深入欢潭的“探井”之旅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 萧山日报

水井,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物件了。虽样貌平淡无奇,却对人类的生存、城市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初学记》中记载:“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人类逐水而居,靠着一口口水井渐渐扩大活动范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那些散落在巷坊间的水井,不仅是吃、喝、洗涤的生活必需品,更是街坊邻里间闲话家常、联络情感的纽带。

然而,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水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中的许多,要么消失不见,要么兀自静默,唯有青苔与之相伴,就连打水的吊桶也不知去了哪里。

或许是遗忘了太久,第一次走进欢潭的摄影师徐国庆(江湖人称“国庆师傅”),很快就被这里的“井文化”给吸引住了。“到村子的第一天,我看到村里的老太太还在从古井里打水洗衣服,这画面一下子触动了我。”国庆师傅笑眯眯地说。

深入仔细打听,方知自南宋以来,欢潭就以水系闻名。在欢潭水系的原始形态中,散落在村里的117口井举足轻重,且它们大多保留至今。

于是,国庆师傅把这一次拍摄之旅,当作了“探井”之旅。

他先是逢人必问,打探古井的位置。一番尝试后发现“此路不通”,因为村里的路很难描述得清,几次扑空后,国庆师傅使出了自己的“必杀技”:他花了几个小时,航拍了42张照片,拼接出了欢潭村的俯瞰图。接着,他通过专门的软件在电脑上一个一个找寻出古井的位置。

由于此行时间有限,最终,国庆师傅将“探井”范围圈定在欢潭老街周边一带。就这样,他拿着自己做的“古井地图”出发了。

这之后的近半个月里,国庆师傅来来回回,穿梭于村子的各个角落,总共探访到了41口古井。那些古井或立在街巷中,或静落在小院围墙内,造型各异,形态不一,有圆形、六角形、方形等。它们几乎都没有名字,但至今还没有被人们遗忘。

每探寻到一口古井,国庆师傅都会拿着相机从各个角度尽可能细致地记录下古井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还会测量古井的具体尺寸。看着镜头中那些被清晰放大的岁月的斑斓,那些被井绳磨出的沟痕,那些井壁上绿茸茸的青苔杂草,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国庆师傅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拍摄中,国庆师傅喜欢和村民们聊一聊古井的故事。

有村民说,欢潭有不少公共的水井,自家门前的水井原先就是供周围四五十户人家吃、用的,出来打水的时候,邻里间遇到了不免闲聊几句,关系自然亲近。

有村民说,从前没有设备,每当趁着夏天天热,几户邻居总会相互说好,让家中熟悉水性的男人下到井底进行清淤、保洁,共同保护好水井的水源。

有村民说,尽管现在的井水都不喝了,但还会经常取些井水,用来洗衣洗菜,浇浇花草,涮涮拖把,夏天来了还能凉个西瓜,依旧是生活里少不了的。

……

听着村民们的讲述,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经历此次拍摄,国庆师傅心有所悟:在萧山的乡村,不知还有多少古井。每一口古井不仅是乡村成长与变迁的见证者,也是乡村文脉的传承者。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它们,不仅是延续它们的功能,更要通过挖掘这些古井背后的文化传承价值,去唤醒人们对乡村的记忆。

目前,国庆师傅将这些拍摄的古井照片,全部补充进了“古井地图”中,“你看,点击地图中某一口古井的点位,就能弹出这口古井的样貌、形状、尺寸。”国庆师傅花了不少时间如此用心地做这件事,只为让更多人关注这些乡村的“活化石”,让更多古井焕发新的生命力。

国庆师傅拍下的这组古井照片,已在欢潭村“生长着的欢潭”美丽乡村驻地摄影展中展出,展览将于5月28日结束。感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往观赏,亦可以亲自深入村子,去探寻那一口口古井及其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