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经典IP再翻拍的《大话西游:缘起》在网络平台播出,目前该片的累计播放量接近7500万次,网络评分为5.7分。不少网友留言称,为了吴孟达的“遗作”这一怀旧而来,看完后却深感痛惜,经典就这样被“毁”了。
无独有偶,今年春节,香港导演王晶拍摄的两部网络电影《倚天屠龙记》,评分都在4分以下,被粉丝吐槽,又一波拙劣的圈钱行为。
近年来,翻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经典影片的网络电影层出不穷,打着情怀的旗帜,口碑却大面积“翻车”。观众揣着情怀点击“付费观看”,却一次次被“割了韭菜”。
经典IP不是翻拍的“护身符”
拍经典IP比原创的作品有着更多的优势,且不说故事、人物已经有了基础,光是经典IP的知名度和引发的集体怀旧效应,可以说是自带流量。
但经典IP不是万能的。去年大量网络电影取材或者翻拍经典IP,但票房都很糟糕,如《倩女幽魂:人间情》《封神榜:决战万仙阵》及《新逃学威龙》,它们的网络评分均低于5分。王晶1993年执导的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网络评分为7.8分,但他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与《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两部作品,网络评分只有3.5分和3.8分。
这些作品之所以遭观众疯狂吐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将翻拍变成了简单的抄袭或重现。另一则是,一味迎合观众求新求奇的心理,改变原作基本设定,胡编乱造博眼球。
改变评价体系,从源头提高质量
翻拍经典IP的流行也与平台的定级方式密切有关。网络平台会根据相应指标给待上架的网络电影评级,级别越高,可获得的推广资源以及票房分成就越多,其中IP就是定级的重要标准。
经典IP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固定观众会为其买单,对平台而言就有保底收入,因此成为定级重要指标。在这根“指挥棒”下,翻拍经典就是自带“加分项”,但走了这条捷径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必胜绝技,不少网络电影抱着蹭热度,或是抱着挣快钱的心态,不仅让观众失望,也折损了IP本身的价值。
目前,视频平台也认识到了急需提升网络电影口碑,对定级模式作出调整。4月1日起,爱奇艺取消了以往对网络电影的定级模式,转而通过作品的播放时长、转化率、评分等作为分账的基础,以此加速分账票房向优质作品集中;而优酷和腾讯视频也分别通过IP合作和鼓励新类型创作的形式来力争头部内容。
不久前公布的《2021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中国网络电影上新数量下降28%,有效播放量却增长37%,减量提质的效果明显。去年的一些原创网络大电影,如《兴安岭猎人传说》《白蛇:情劫》《硬汉枪神》均取得相当不错的口碑与分账票房。
“口碑驱动票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只要翻拍出优秀的作品,平台和观众还是会为其点赞叫好,花钱支持。网络电影与经典IP的互利共赢,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