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亚运东风,造余杭“双遗”文化枢纽之梦,这一切,随着近日良渚中心商务核心区的破土动工,正在成为现实。
为何称良渚中心商务核心区提升工程为连接“双遗”文化的枢纽?原来,该项目西侧毗邻良渚古城遗址,东侧衔接京杭大运河文化走廊,位于两处文化遗址的交汇中心,与大运河水系一脉相承,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该项目东至杭行路及商业商务用地,南至勾运路,西至规划支路和西塘路,北至郁宅路,用地总面积约561亩,其中水域面积约226亩,工程总投资约19亿元。“该工程将围绕四大主题板块进行施工,打造东北文化艺术区、东南活力商业区、西南科技创意区、西北生态湿地区,内设建筑面积逾6000平方的国际创新中心、面积逾1700平的良渚书吧等地标性建筑,以及健身中心、茶吧、亲子乐园、生态湿地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该项目负责人高晓平介绍,不久的将来,余杭将见证一座连接“双遗”文化走廊的综合性城市中心滨水公园的崛起。
传承场地文化印记,诠释城市功能活力。良渚中心商务核心区立足“双遗走廊”的独特优势,再现五千年良渚“山丘水城”特色,打造“渚上云湖”亮点。例如,商业休闲区临近地铁出入口,利用地形高低差打造滨水台地,并沿滨水及码头区域设置茶座、候船空间,营造现代化国际型水岸空间;科技创意体验区设置多处科技互动装置、科技荧幕和科技栈道,打造不一样的科技互动体验。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助推良渚全域景区、公园城市的建设目标,提升良渚新城的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为良渚乃至全区市民提供文化活动交流场所。
以亚运为契机,不光是良渚中央商务核心区建设的全面启动,郁宅港及周边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浙江人才大厦、钱开区人才房等民生配套工程也同步拉开建设序幕,余杭区将推进城市核心区现代化建设,用完善配套,提升配套服务能级,实现城市内在能级和外在形象的全面跃升,为发展赋能、为民生添惠。
当下,迎亚运建设工作正全力推进,余杭区正全速推进工程建设弥补基础短板,精细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强化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借亚运之势全面提升余杭区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服务保障亚运会的工作进度中,奋力展现“余杭速度”和“余杭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