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之星> 正文
让传统文化“接地气” 飞入普通老百姓家中
发布时间:2022-03-18

在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一座低调的民国建筑。白墙、乌瓦、老墙门……院落几经更迭,如今已成为杭州书画社的分部之一。

提起杭州书画社,很多年轻人也许并不熟悉,但曾经,它占据着杭州最繁华地段(湖滨路31号),是第一批文化产业的开拓者。每一个产品系列都代表时代的印记。

如何找回书画社成立初衷,再现其繁盛,是总经理傅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让书画文化变得更接地气,走进普通市民的家中,她的团队找到了“每满生活”平台,希望把自家产品带给更多人。

“相辅相成 相生相伴”

杭州书画社的前世今生

记者来到位于斗富二桥33号的杭州书画社艺术推广中心,商场大厅展示的为西泠印社社员的作品,有书法、国画、印章等。

初入其中,不少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杭州书画社里面陈列的作品都是西泠印社社员老师的?二者有什么关系?

在傅敏(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看来,用“相辅相成,相生相伴”这八个字来形容彼此是再合适不过了。从本质上看,西泠印社是早年间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后因时局动荡而被迫停摆。杭州书画社则是创立于1959年肩负经营使命的国有文化单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里,文化艺术建设被提上日程。

对于一个已经“消失”多年的艺术团体来说,想要重新凝聚起来,再现曾经的锋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资金从哪里来?谁来操办和统筹?国有背景的杭州书画社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前杭州书画社主任吕国璋说:“在各方单位牵头下,西泠印社和杭州书画社合并为一家单位。客观上,对外是书画社,对内来讲是西泠印社。”

此后,随着西泠印社名气的日益增大,有关单位下发改革体制的文件,把杭州书画社改为西泠印社下属的门市部。

布局电商市场、开辟艺术推广中心……

开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传先辈之风,拓今人之象。作为西泠印社集团旗下最接近传统的板块,时至今日,杭州书画社空间已成为集艺文体验馆、艺术书店、小型美术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多边形选手”。

但傅敏更愿意把他们的团队定义为一座连接大众和文化的桥梁。让高高在上的艺术走进普通市民的家中,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为了恢复和发扬书画社原有的知名度,杭州书画社开启线上推销售,线下推文化“两条腿”走路的运营模式。在2013年开始布局电商市场,同时陆续开辟出了艺术推广中心、艺术书店和“平行所”艺术空间场所。

在产品研发上,除了发展并精耕传统文房四宝外,杭州书画社还着眼于主流市场,创造出符合当下潮流的系列书画工具和文创产品。“比如我们最近准备推出的便携式毛笔,自带墨囊,适合初学者,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再准备一堆东西了。”傅敏说。

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想要传承和复兴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为了让它走得更广更远,杭州书画社与多所中小学联手,开展篆刻文化进校园、线下体验等活动,普及相关知识,让艺术之花在小朋友的心中萌芽。

让书画文化走进普通市民家中

“每满生活”上线多款“拳头产品”

“希望让书画文化走进普通市民的家中。”傅敏说。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自家品牌,这一次,傅敏也把产品带到了“每满生活”平台,包括杭州书画社的经典“拳头产品”——印章定制系列,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笔墨纸砚等。我们为大家选的印章主要有两种材质可以选择:四大国石系列和铜印。前者质地比较软,由篆刻部的师傅手工刻制,后者由机器完成。“得益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每一块石头生长时都有属于自己的纹路,也就是说,大家最后拿到的天然石头系列都是独一无二的。”杭州书画社艺术书店主理人汤海珍介绍。

此外,杭州书画社也同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大家可以选择想要的字体,以3-4字为主,10个工作日内可以发出。如果有小伙伴想要比较活泼的款式,也可以选择十二生肖系列或者现成内容或图案的闲章。

对于初次接触篆刻的市民朋友,汤经理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入门款的套装。内含一块青田石、砂皮、篆刻刀、印床、篆刻入门书籍等全套工具,可以自己在家享受DIY乐趣。

当然,传统文房四宝也不能少,本次“每满生活”平台共上线了六任社长笔、半墨书香书画墨、禅意静心抄经笔礼盒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