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泠印社“西泠印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曹勤将中国传统金石篆刻技艺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结合,完成了一系列篆刻印章,致敬冬奥盛会。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印章与赛会的结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最为知名,将中国印之信诺象征传遍世界各地。“这组冬奥会图标印章,主要借鉴古汉印风格,通过篆刻特有的冲切手法,透过刀锋将图案与书法篆刻结合起来,‘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曹勤说,体育图标是平面的、静态的,而篆刻以特别的冲切布白,将运动员飞动身姿乃至冰刀划过冰面溅起的冰屑表达出来。由于刀法的力量感强,加上刀和石头的碰撞,一些很有意思的边缘结构也会凸显出来。这样的篆刻矝印于印稿,似有雪花冰屑飞动,动感十足。古老与当代相映,历史与现实交融,这既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内涵,又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冬残奥会即将召开,曹勤又从冬残奥会体育图标中选择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残奥冰球等六个图标制作了一组肖形印章。“这一批体育图标印章,是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与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传承保护基地发起,邀约了拱宸桥小学、江心岛小学、文澜实验学校、观成实验学校、大关中学、大关小学的美术老师一起来完成。”曹勤说,“书画篆刻等传统文化的传扬,重在落实到青少年一代。”作为西泠印社-西泠印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将国家非遗项目引进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设立了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传承保护基地及杭州市江心岛小学教学点,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篆刻艺术、书画、收藏、鉴定的融合和普及,通过书画实践与展示、名家专题学术讲座、名家点评、美术教学与交流等活动,长期跟踪研究中国书法、绘画在大学中小学的教学,为提升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美术师生的艺术创作和教育研究水平提供帮助。
在印章的边款上,曹勤还特别加了“冬奥会加油”“残奥会加油”等边款,他说,“这组冬奥、冬残奥体育图标印章,将适时在江心岛等多所学校巡回展示,同时还将走进一些街道和社区,将文化创意与体育运动融合起来,‘一起向未来’,一起为奥运加油,为运动健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