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休闲旅游> 正文
激活良渚新城 寻找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2-03-03

回到最初,感受未来。激活良渚新城,首先要为其寻找文化基因。

五千年中华文明朝圣地,是良渚新城历久弥新的底气;数智杭州大城北新中心,是良渚新城革故鼎新的勇气;协同发展全产业新高地,是良渚新城焕然一新的大气;山河秀美生态区,是良渚新城风月常新的元气;产城融合示范区,是良渚新城日新月异的志气。

在良渚新城党工委书记曾宏看来,“创新产业新高地、公园城市样板地、人才资源集聚地、双遗荟萃朝圣地”这些标签都很好,但要先从文化基因认知科创的核心动力。

正是“基因”决定了余杭区发展科技的底气,2021年,浙江省首度颁发“科技创新鼎”,余杭区狂揽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其实,千年前的良渚就诞生过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全才,此人天文地理、音乐医药、律历占卜无所不通,其著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更被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评价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1979年,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也以这个良渚人来命名。

这个人名叫沈括,他的墓如今就在良渚安溪,与瑶山祭台和良渚遗址公园不过一箭之地。沈括曾为石油命名,阐述小孔成像原理,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编绘《天下州县图》,记述了活字印刷术,管理过国家天文台,还改进了历法理论与观天仪器。

从生命科技而寻其基因,其实也与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的生命健康意识有关。

骨锥、骨簇和管状针已为良渚先民常用,主要用于针刺、放脓、放血、放水、挑刺等;在一处崧泽—良渚文化墓地中发现,墓主人的牙齿有人为拔除痕迹,考古学家推测他生前经历过原始的牙科手术;良渚先民也曾尝试使用药用植物来防病治疾和驱虫洁室,还开始食用煮熟以及烤熟的食物,以此增加营养,并饮用渗滤过后的干净卫生的水。

五千年后的良渚今人,则以日日新的方式推动生命健康科技的进步。

既有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治标更治本的基因治疗,也有更利于提高精确度、控制力和灵活性的微创机器人手术;既有为患者量身订制身体“零件”的3D打印骨骼技术,也有用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既有通过影像分析和患者分诊帮助医生做出更好决策的人工智能诊断,也有实时监控医院运营状态的医疗大数据管理。

从产城融合而寻其基因,良渚更是最早的手工制造与安居乐业之地。

良渚先民发展出了纺纱编织技术,能够制作出草编织物和丝麻织品。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发现的家蚕丝织品绸片,开启了世界丝绸之源;良渚先民开始建造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在房屋周边开挖水沟,普遍使用苇席、席箔和竹席等铺地,以此来防潮隔热。

正是由此“基因”出发, 2021年11月,良渚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设计总面积约561亩,将再现“山丘水城,渚上云湖”的良渚“美丽洲”。针对良渚区域面积大、功能分布散等特点,以“靓城行动”为抓手,点线面结合,统筹绕城内外两大区域,提升主要道路景观,用水系串联起“良渚-大运”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扮靓重要节点,加大民生项目投入,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优质的配套服务。

良渚新城2021年列入靓城行动计划项目共61个,总投资约36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约66亿元。在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深度融合的前提下,一是以项目开竣工为抓手,加快路网格局完善;二是以公园绿道建设为切口,提升新城城市品质;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依托,加强智慧交通引领创新;四是开展亮灯工程,扮靓城市重要节点夜景。

理解了过去,就能感知“文明朝圣地,创业新高地”的良渚新未来。

激活良渚新城,基因就是文化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