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人才建设> 正文
浙江传媒学院:创新“3S”理念,探索融媒视域下的课程思政
发布时间:2021-12-30
来源: 教育之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些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着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教育之江”今起开设“高校书记校长谈课程思政”栏目,敬请关注。

创新“3S”理念

探索融媒视域下的课程思政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杨立平

浙江传媒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办学指示精神,立足传媒特色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创新时、史、势“3S”理念,做强“三全育人”内容“供给侧”,探索多学科渗透、多元并进的“思政八法”,全力构建传媒+大思政育人格局,着力培养信仰坚定、理实相融、德艺双修的卓越传媒人才。

“传媒+时政”,校准课程思政“定盘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是传媒高等教育的“定盘星”,是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压舱石”。我们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政治引领,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党和国家大局中,改变了以往就思政讲思政、就学校谈思政的小空间,真正在新时代、大格局上构建大思政,努力打造一门门学生喜闻乐见、想听爱学、勤学善悟的时代新课。根据立德树人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要求,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挖掘传媒专业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和精神内涵,把“国之大者”引领与塑造灵魂融入所有课堂,形成了理论武装、专业升华、实践实战的大思政格局,明确了不同思政育人平台的着力点、效果度,助力达成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

牢固树立“德艺双修”理念,突出课程思政的五大类思政德育内容,围绕“一个试点方案、一个核心专业、一个核心团队、一组核心课程、一系列特色成果、一个典型模式”的建设思路,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教学特点,在“课程思政”全覆盖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过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征文、教学案例征集、教学大赛等,打造了40余门课程思政金课,实现“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充分运用影视创作、配音朗诵、音乐歌曲、舞台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育人方式,用艺术表达坚定理想信念,用视听语言展示家国情怀,用媒体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让专业教育变得有特色、有温度、有深度。王一婷老师获得首届“浙江省我最喜爱的高校优秀思政课老师”,成为10位获奖教师中唯一一位课程思政老师。

“专业+四史”,融通课程思政“聚能环”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学校将浙江独特宝贵的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科研创作、课外实践等育人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持续完善“4+X”制度,以4门思政必修课为基础,将“四史”教育、浙江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八八战略”伟大实践、浙江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所有专业课程,“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地让所有课堂和课程都上出“浙江味”“传媒味”“思政味”,切实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亲和力、时代感,让广大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道理,使学生达到增信立志明德的效果。

结合影视、动漫、摄影、音乐、美术等各领域课程教学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师生参与创作的纪录片《携手,为人民》亮相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承担省委组织部建党百年电视片《航程》《榜样人物》;师生担当的美术团队赋能建党百年献礼大片《觉醒年代》;开展原创音乐剧《红船往事》、红色话剧《望道》、音诗画舞台剧《百年追寻》、原创音乐剧《国之光荣》、大型舞剧《秀水泱泱》等红色系列创作展演巡演;播音学子早练声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经典名句,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共同推出“主题音乐党课”,举办“电影中的党史”“声音中的党史”“照片中的党史”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感悟建党百年辉煌成就。 

“实践+行业趋势”,筑牢课程思政“好场景”

坚持守正创新,培育时代新人,把思政要素融入传媒专业能力培养当中,深刻把握传媒大变革趋势,擦亮新时代传媒人的“本色”。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四轮驱动,不断打破校内外协同育人壁垒,积极创新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到传媒行业一线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社情。鼓励思政教师、专业老师、行业名师“三师联手”,共授课、同育人。破除“为考而学”,建立过程性、多元化的新考核思路,通过“艺稻”“出壳”“实践路演”等成果展示,有效提高“双课”融合度。

运用“互联网+”“技术+”等方式,以“全媒融合”为平台,打造云端展示空间,构建思政教育与传媒融合的全新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科研创作相融相促,彰显传媒特色。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实践教学贯穿于全媒体采、写、编、播各个环节,着力打造师生喜爱的融媒体育人视听产品,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媒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文化熏陶与精神提振的作用。与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媒体紧密合作,开展多场课程思政直播课,打造了系列课程思政短视频,网络阅读超亿次,形成现象级传播效果,思政教师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YYDS”。师生积极融入国家地方新闻实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参与建国70周年、亚洲博鳌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新闻事件融媒产品的全链条生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传媒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学生达到善思敢闯会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