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300亩的艺术田园,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南湖,在好田好水的映衬下,中南村文化礼堂犹如南湖畔一颗耀眼的明珠,格外显眼。而对当地村民来说,这个文化礼堂的魅力还在于“里子”。
“我每天都来,里面不仅有青少年活动区可供我孙子玩耍,还有我喜欢的书画区。一边带孙子一边练习书画,我现在一半的退休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余杭区余杭街道中南村村民孙大娘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南村文化礼堂于2018年建成,建成之初设有文化礼堂、室外舞台及文化长廊等设施,不过建成后却人气不旺,使用率不高,这让文化礼堂的工作人员犯了难。
为了实现全村文化资源整合与盘活,唤起村民的参与热情,中南村成立文化礼堂理事会,由班子成员、企业家、乡贤、文艺骨干组成等组成理事成员,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商讨各类活动的开展,并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每周活动安排。
2021年,通过梳理空间和整合资源,中南村文化礼堂以“湖光潋滟,善水中南”为定位,新增“一馆三区三室”,分别为文化展陈馆、青少年活动区、书画区、水吧区、四点半课堂室、影音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兴趣爱好的村民需求。通过几年沉淀,中南村文化礼堂不仅配备了文化礼堂专管员,还定期招募村民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礼堂的建设和管理,村民自发组建的广场舞队、合唱团、乡村民俗文化队等争相亮相。
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不仅是中南村,在余杭街道金星村,文化礼堂同样是一张靓丽的名片。紧邻人工智能小镇的金星村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和平台,打造智创文化特色,凝聚了一大批创客和青年,成立了电竞队、舞蹈队、篮球队、合唱团等十几支文体队伍,今年以来已举办建党100周年大合唱、创客头脑风暴、迎亚运毅行等各类文体活动100余场,2500人次群众参与其中,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近年来,余杭街道不断深化“三服务”,围绕“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打造以“联盟结亲、文化走亲”为核心的文化礼堂走亲模式,“建管用育融”一体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2020年成功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街道。截至目前,余杭街道下辖11个村,除华坞村近期整村整迁外,其余10个村均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覆盖率达90.9%,其中,仙宅村和永安村农村文化礼堂成功创建浙江省五星级。
下一步,余杭街道将统筹辖区内各大文化礼堂资源,将文化礼堂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致力建设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四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挖掘文化礼堂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打造村民群众精神文化家园,推动物质、精神“双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