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休闲旅游> 正文
杭州“十大文化新地标”,西湖区三地上榜!
发布时间:2021-11-02

近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杭州“新十大”评选活动结果出炉,西湖区有三地入选十大文化新地标,分别是:天目里、东信和创园、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TA们为何入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天目里

商业与文化生态互动的独特城市地标

天目里,汇集着艺术、建筑、设计、创意、自然、文化领域的从业者、爱好者和公司。

这里不仅规划有自己的美术馆、艺术中心、演出空间、设计酒店、时尚概念店,更汇集以独一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导向的商业合集,引入通过书籍和杂志进行生活题案的中国首家茑屋书店等品牌。

作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天目里的设计者希望人们在这里更好地理解艺术:开放的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各种各样的公教活动。

艺术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藏身于生活的角角落落:8个常设的公共艺术作品嵌入空间的各个方位,在半开放广场型园区内,人们可以从任意方向,兴之所起,开始每天的艺术丛林探索。

天目里是世界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在杭州的首个商业地标,建筑设计中,充分尊重杭州文化与西湖“中央山脉”形成生态互动的独特城市景观,并因为其开放的格局形成了公共性。

天目里楼顶种植了茶树,和龙井山脉种植的茶树品种同源,海拔等高,隐隐蕴含了杭州的物候与文脉,茶叶只不过是一个象征,但也是天目里作为文化建筑的佐证。

整个天目里的设计和引进的业态、它的开放性和持续的热度,使杭州的城市段位提升了一个档次。

东信和创园

以艺术为内涵,实现艺术创作、文化创业的典范

从杭州市区沿着天目山路一直向西,穿过西溪湿地,从留下往转塘方向转弯,拐入不起眼的留和路,曲曲折折经过一片小区之后,邮电522厂的老大门还是像当年一样开在拐角,只是里面100多亩的厂区,现在更名叫作“和创园”。

2008年,老厂房开始改造,到2011年,东信·和创园正式开启。刚开始的时候,对和创园的定位是一个以“家居设计”为主题的创意园区。

第一个入驻园区的商户“梵几”在2012年进入,作为具有强烈风格的家具品牌,梵几为和创园奠定了明确的审美导向:精心设计过的不加修饰,立刻成为了杭州文艺青年圈子当中隐秘的打卡地。

之后随着梵几“破圈”,致家、木墨、MUE等一批独立家居设计品牌、家居买手店纷至沓来。

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来到和创园开展自己的事业,吸引并带动了创意人、设计师等前来入驻,那一扇扇或新潮或古旧的门后,藏着一群人的炽热梦想。

不同地区、职业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人,对他们而言,和创园像一个在城市边缘长大的孩童,带着少有的童真和童趣,保留着最野性纯真的模样。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以本土文化元素为建筑语言

体现环境与人文艺术教育紧密结合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转塘街道,周围是青山绿水。象山北侧是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象山南侧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

象山山耸水环,风景充满诗性迷蒙,设计者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体现“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

设计者建立起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所有校园建筑都是“回”的某种削减结果,而聚合的形态则直接来自对象山原有自发性山地建筑聚落形态的直觉把握。

为保持这种文化上的连续性,规划方案种选择了两组旧农舍,迁而不拆,就地改造。

建筑师利用这种体系,大量使用回收旧砖瓦,并充分利用这里的手工建造方式,将这一地区特有的多种尺寸旧砖混合砌筑的传统和现代建造工艺结合,形成一种有效隔热的厚墙体系,在江南这个夏季炎热冬季阴冷的地区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

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 万片回收旧砖瓦,节约了资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生态观念。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将校区环境与人文、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以建筑融汇江南山水,成为城市景观,区域价值得到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