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化会展> 正文
60年从头开始 这个展览让你了解王冬龄的书法艺术
发布时间:2021-10-12

中国美院咖啡馆,王冬龄背着双肩包走进来,手上拿着一本刚刚装订好的厚册子,封面上印《王冬龄老师网络评论文集》。

“我大概是网络上最火爆的书法家,这上面有正面评论,但大部分都是反面的。”王冬龄笑着说,“请学生们帮我打印出来了,有30多万字。我有时候还会把那些谩骂的评论抄在本子上,我是可以看的,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有比较好的心态,有强大的心理。”

10月16日,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大展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展览取名为“从头开始”。“朋友们帮我想了很多展览名字,守正出新、书山有路、花样年华……最后我想了一个,从头开始。”60年一甲子,刚好是新一轮开始,他说,“希望自己不要吃老本,要继续努力,开辟新的东西。”

这次展览,是王冬龄从艺60年来对艺术和人生的态度,或许也是世人真正了解他及他的书法艺术的最佳途径。展览将从传统书法的不同书体创作,到乱书、巨书、银盐书法、竹书、VR书法等不同形式呈现王冬龄60年来的书法艺术探索。

在书法历史的巨流中,王冬龄似乎处在一个枢纽的位置上。往前看,他的老师沈子善、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等代表着以毛笔进行日常书写的最后一代人,是之前两千余年书写实践的尾声。往后看,在媒介革新的时代,王冬龄又是第一个对书法在未来世界、虚拟世界中的存亡得失等问题做严肃思考的书家,对本质的问题有本能的担当。

他本人,更看重的,显然是传承之后如何创新和发展。“我到现在还坚持每天临帖,这是日课,但学书法,不是只跟着碑帖练,跟着老先生学就行,尤其是放在美院里就更不行,因为艺术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好的书法艺术家,除了有扎实的功底,还应该具备创新能力。”

从“书”,到“非书”,再到“乱书”,王冬龄的书法之路60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只有真正吃透了书法,才能具有艺术的眼光。”

一直在寻找自由表达书写之美的王冬龄,似乎早就打通了书法与任何跨界艺术之间的任督二脉。除了平板电脑上可以写,展览中还能看到银盐书法、镜面不锈钢、透明亚克力等材料运用,以及动态捕捉数据艺术等更多新媒介呈现。

今年是孔子去世2500周年,王冬龄特地选在教师节这天在美院里完成了巨幅《论语》书法。展厅里,将用巨书装置将这件作品模拟孔子之路的形态展示。

王冬龄还剧透,他的经典草书巨制《逍遥游》,也将以VR来书写。传统的书法在平面上写,而VR书写,就是在虚拟世界里,赋予了书写空间感,3D环绕式写。

书写的内容是《逍遥游》中的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虚幻空间中的数字笔画不断生成,不断缠绕,不断打开,接通远古与未来。

书写至忘我境界时,笔成为人的身体的延伸,人就变成了毛笔。有一句话叫,“人书俱老”,书法练到一定年龄,技巧、功力、性情、修养都会显现出来。敢玩、敢于创新的王冬龄,就像他最爱的草书一样,自由、舒展、充满无限可能。

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展厅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6日至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