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休闲旅游> 正文
市政府正式批复:将杭大新村区域列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发布时间:2021-09-16

9月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杭大新城区域列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批复的街区名称定为:杭州市西溪路杭大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范围:东至保俶路、南至曙光路、西至杭大路、北至天目山路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2.12公顷。具体保护区划范围在编制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时进一步明确。

批复同时明确了街区保护的相关责任主体。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编制街区保护规划、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等工作;市园文局负责街区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西湖区政府负责街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为何要推荐杭大新村为历史文化街区?

杭大新村记录了建国初期杭州大学教授居住、生活的历史,是杭州教育发展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溪路旁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牌坊是抗战历史的见证,这一段的西溪路本身是古代连接杭州与徽州的古官道,还有从杭大新村旁流过的沿山河,它们都是杭州城市变迁的记忆空间遗存。

此外,周边的铁路新村、友谊新村与杭大新村一同见证了杭州市民用建筑发展史,具有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为了加强对这里的整体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因此也列入暂定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部分建筑物拟进行重点保护。

据原杭州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副主任、新闻系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汤洵回忆,杭大新村最早的一批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外观是中式的青砖黛瓦,淡黄窗格又具俄式风情,楼内配厚实的红漆地板、宽阔的木制楼梯、落地双开阳台门、抽水马桶,在当年可算是十分时髦且很高规格。

《西溪路56号》: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经批复的街区名字里,有“西溪路”三个字。为何要特别点出西溪路?这里不得不提一本书——《西溪路56号》。

西溪路56号,原本只是杭州的一块普通门牌号码,但只因这里曾经居住着大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泰斗,而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这本书以记录杭大新村的形式,特别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前后在“西溪路56号”生活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专家的学术建树、治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很值得去了解。

在历史学者、老房子专家仲向平看来,杭大新村既具有成片保护的建筑价值,它的建筑格局保留完整;也有单体挖掘的文化价值,每一套房子都有它独特的传说和故事……

而今天,杭州城内这样的新村已经不多见了,类似的绿杨新村、笕桥新村、武林新村、邮电新村等都已经没有了。说杭大新村在杭州是独一无二的也不为过。

这里住过哪些学术泰斗?

从杭大路东侧拐进西溪路,再步行约200米,左手边便是一个幽静又略显破败的小区,两扇打开的铁门旁只有一个路牌:西溪路56号。这里就是杭大新村。

杭大新村占地近60亩,共有二三十幢小楼,是20世纪50年代专为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教授们所建。附近居民如今依然会把这些小楼称为“教授楼”。

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诗孩”孙席珍、礼学宗师沈文倬、语言学家任铭善、历史学家胡玉堂、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文艺理论家蒋祖怡、古典文学家王驾吾、我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严群、著名数学家白正国、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开创人王琎、中国比较教育学创始人王承绪……

一大批学术泰斗曾在这里居住过,有人甚至称杭大新村为“浙江学术的圣地,新西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杭州还有哪些历史文化街区?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大批充满独特历史韵味的文化街区,我们一起看下有哪些——

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是最具代表性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杭州近现代建筑历史博物馆”,沿路有很多近现代建筑,漫步街区,一眼千年,仿佛穿越历史。

桥西历史街区

1889年,拱宸桥西,建起了杭州最早的机械纺织企业——通益公纱厂(杭一棉的前身),拉开了杭州近代工业的序幕。

桥西历史街区,见证了昔日运河沿岸的繁华风光,也看尽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没落的无奈,浓缩了从晚清以来,近代杭州百余年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

思鑫坊

清为旗营镶黄旗坊福昌巷,民国初陈鑫公在此建房,称思鑫坊。思鑫坊独居特色的民国风格建筑群,曾经是杭州城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

大兜路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至今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

南山路

南山路文化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位于南山路中从湖滨路口至万松岭路口段,约长2500米,是杭州国际休闲都市的著名街区。

保留着潘天寿纪念馆、勾山樵舍、三三医院旧址、恒庐、茅以升旧居、卜氏墓园、胡庆余堂制胶厂墙面等20多处历史建筑、遗址。

北山街

东起断桥口,西至曙光路,全长2600米,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其间一草一木,一楼一舍,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浓郁的民国文化。

沿街有秋水山庄、孤云草舍、坚匏别墅、抱青别墅、静逸别墅、菩提精舍、穗庐、玛瑙寺等中西风格建筑和名人故居。

小河直街

自宋代以来,这一区域一直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区域,经过民国年间的繁荣后留下的历史遗迹类型众多,历史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多样。小河直街也曾经是晚清时期的320国道。

街区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特色、街巷风貌、运河航运遗迹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风貌。

河坊街

河坊街曾是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这里特色小吃、 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杭州特色各类店铺约有一百余家。

旧时,河坊街与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曾经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烟店、万隆火腿庄、张允升帽庄四家名店各居一角,当时远近闻名。杭城闻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就出于此。

五柳巷

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旧时为达官贵人居住之处,后成平民栖息之地,居者多为小手工业者和商贩。

1966年改名下友谊巷,1981年恢复旧名。小巷历史遗迹众多,至今仍保留民国时期所建里弄建筑。

中山中路

中山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杭州十大历史文化街区,还是杭州首批也是唯一入选中国文化街区的街区。

街边商铺林立,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凤凰寺。还有恒丰绸庄旧址、宏裕绸布庄旧址、永泰百货店旧址、翁隆盛茶庄旧址、张允升百货店旧址等,是杭州近代最为繁华的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