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唐宫夜宴》出圈启示录:如何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1-02-25
来源: 言之有范

今日看点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一群胖嘎嘎的小胖妞们叽叽喳喳赶去赴宴。”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节目《唐宫夜宴》,这个改编自传统文化形象唐俑的节目,用舞蹈的形式将观众带回唐朝,一睹大唐盛世风范。节目兼具厚重的历史感与现代的科技感,完美运用现代科技编创传统形象,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讲述唐朝时代风貌,在收获一众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与晚会结合新形式的关注和期待,成功出圈。

自晚会播出以来,河南春晚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唐宫夜宴》《天地之中》《白衣执甲》等节目相继引发网友的讨论热潮。其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凭借小成本、精细化的制作成功出圈,“唐朝小胖妞”“嘴里塞棉花”“塞海绵”“胖嘟嘟”这些标签引得时下媒体和大众竞相关注。节目视频在微博累计4663万次观看和超1.3亿次讨论,并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

胖嘎嘎的小妞们叽叽喳喳去赴宴

改编自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的《唐宫夜宴》,将“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画面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却成功让观众穿越回大唐。

节目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女乐官们受宫中传召,准备前去为皇帝伴宴,正值豆蔻年华的女乐官们用五个段落情节还原当时场景。她们身着连体棉服,口中含着医用棉球,“从上牙框填充到下牙框”,活灵活现地复刻出一张张“满月脸”,配合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再现唐朝女性的“斜红妆”。

女乐官们圆圆胖胖,憨态可掬,时而低眉顺眼,时而颔首架肘,时而又弄姿扭胯,在列队碎步行进过程中,推挤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柔性连绵,尽显乐趣。路过一汪湖水,她们整理姿容,吹笛独舞时她们流露出思乡感情,唐宫号角吹响时她们收起少女可爱神气走进宫墙,开始她们在夜宴上的精彩演出。这群可爱的“小胖妞”们既有盛世应有的雍容气度,也有少女情态合该的俏皮可爱。

除却节目充足的内容力,新技术的更迭升级为场景的传统美学风范带来新形态,光影技术被赋予科技感,更巧妙地助推视象的贴合。在原有节目的基础上,依照着“融媒体”中“融”的思想,主创对节目进行了电视化表达的二次包装,利用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将博物馆带进了演播厅。

同时运用“5G+AR”的技术,让来自全国八家博物馆的国宝与乐俑们一同亮相。节目开头出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妇好鸮尊”、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以及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当乐官少女们莲步穿行时,舞台背景又依次出现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以及出土于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备骑出行图》壁画。“国宝活起来”,乐俑穿梭在国风韵味十足的画作中,一颦一笑都更添风味,让观众沉浸在如此奇幻效果的同时,感受到创作者的满心诚意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真挚的情感是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关键,最朴素的情感最暖人心。内容为“里子”站台,电视化技术丰富节目“面子”,节目里子和面子都有,才能真正抓住观众的心。

中国风为何成为晚会的“救命稻草”?

近些年来,晚会总是会如期出现在各个节日庆典时刻,形式五花八门、内容多种多样。在这个流量时代,晚会舞台上常常出现“自带流量”的鲜肉小生,尤其是竞争平台对于顶流的争取情况,更是关乎晚会能否取得足够关注度的关键。但是,流量背后或多或少地还是缺少文化内涵,不能够长久发力,同质化的节目舞台以及流量假唱风波时起对晚会行业有着消极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融入中国风的节目便在这“浮躁”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晚会成功的“救命稻草”,在口碑和人气上为晚会助力。

01.用美学境界成就节目质量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表现在美学境界上”。在影视艺术发展史上,传统美学精神自然融于电视文艺美学,节目的创作规律也包含美学表现。因此一个节目能否成功和节目中的美学表现脱不了干系。中国风节目之所以渐渐成为晚会的“出圈神器”,就是在于这类节目对文艺美学的强调。

早期电视文艺节目,一方面在镜头画面、艺术语言、结构节奏、审美情趣等艺术表现形式上对美学表现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在审美、宣传教化、认识、娱乐等功能上进行全面的强调。以纪录片为例,《望长城》《最后的山神》以及《远在北京的家》等作品通过赏心悦目的镜头画面、张弛有致的叙事节奏、匠心独运的艺术结构来讲述主人公故事,实现“审美性”“艺术性”“真实性”的三合一。

《唐宫夜宴》坚持这两方面追求,它的荧屏风格表现出对传统美学立场的坚守。节目的舞台场景充盈着古典意象元素,使观众置身在特定的中华文化框架内,在观看中成为“文化共同体”,从而回归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节目创造出“境生象外”的美感,与文物活化重现结合,以器弘文。同类的非晚会节目,如《经典永流传》《诗意中国》等也都做到了对美学的坚守,赢得口碑、人气的双倍成功。

02.用文化自信营造创作环境氛围

对于电视艺术而言,“电视节目产品的接受与消费大多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接受与消费”。在社会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电视文艺节目早已摆脱诞生之初说教性知识传输的基本语态,弥补了发展期受娱乐浪潮裹挟下的主体性缺失,达到如今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基础的“新国风”面貌。由于传统美学精神与文化类节目的艺术品格、文化立场天然相适,因此节目对于塑造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文化自信的环境同样反哺艺术工作者,为其营造创作氛围。

近些年文艺工作者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回归大力宣传,为唤醒群体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做出铺垫,让观众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珍惜并乐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这批出圈的中国风作品,正是诞生于这样的文化自信环境。

03.用真善美迎合观众审美期待

电视并非是“窄众艺术”,他所面向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他们而言,节目只有具备充足的内容力才能够真正得到认可,只有久经岁月洗礼仍不败才能成为经典,才能最终获得观众的喜爱与尊敬。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看惯了头部卫视的娱乐综艺,热衷于明星搞怪和顶流魅力,但是当这些内容密集出现在观众眼前,便已经是打破了观众的审美期待。流量终是浮云,唯有经典才能俘获人心。

万物都会经历物极必反后打破重来的历程,从前晚会节目制作舍弃了老面孔节目,渐渐与“年轻人口味”接轨。但是在“疏于内容、急于流量”的创作思想下堆砌的晚会,就正如粉丝渐渐撑不起票房一样,收视和口碑消极的影响滞后性已然到来,脱离人民群众的弊端会逐渐显露。

反观“中国风”节目,通过升华宁静、安智的“美善”宗旨,尤为凸显传统美学精神的道德理性,润物无声地给予观众培根铸魂的美育效能。不迎合不媚俗,用心做到人民群众心上,将中国风放大,融入百姓的审美期待中。在“审丑”厌倦后,真善美的节目总会出圈。

晚会如何助力传统文化“新生”?

如果说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濒临出局的晚会,那么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以晚会为“发射塔”和“实验台”,探索着它在这个时代的“新生之路”。

01.是双向选择,也是相互“救赎”

支撑起晚会“中国风”内容创作的是丰富且多元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加入为晚会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而晚会由此收获的高关注度又能够转化为传统文化生长所需的养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大众和小众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中华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各种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皆由中华儿女创造,亦由所有中华儿女共享。另一方面,在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挤压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步从流动在日常生活中的“财富”变为陈列在博物馆、典籍里的“宝藏”,仅为少数人所欣赏和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感和话语权都日渐降低,然而只有让传统文化回归到大众视野,才能使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大化,并创造出传承发展的无限动力和可能。

02.传统文化需要流行起来

在活化的过程中,宣传是必行之举。例如,王佩瑜对京剧、郭德纲对相声都进行了不遗余力地宣传,从而使这两种传统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欣赏。近年来出现的《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登场了!敦煌》等综艺节目更是通过立体化的展示加深了观众对某一类传统文化的了解。

相比于个人、综艺对传统文化“点”状的挖掘和呈现,晚会则是通过与传统文化进行“面”状的结合实现对其的宣传。首先,传统艺术的优秀作品越来越频繁地登上晚会的舞台,成为宣传该艺术形式的“活广告”。其次,晚会的舞台设计中暗藏的中国元素和美学思想也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作用,对大众审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晚会已经成为庆祝小年夜、春节、七夕等传统节日的重要方式。晚会在留住节日的仪式感之外,也对融进晚会各个环节的民俗活动进行了很好的传播。

晚会在帮助传统文化“走进世界”的同时,也使其更加“走近观众”。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历史、地域、政治等因素息息相关,由此产生的欣赏门槛使大众与其的心理距离逐渐加大。在晚会“合家欢”氛围的加持下,这种疏离感被大大减弱,传统文化引发的文化共情、价值共情被无限放大,进而拉近传统文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晚会还可以通过主持词、屏幕背景等渠道对节目所呈现的传统文化进行相关背景信息的补充,由此降低节目欣赏的门槛,使传统文化可以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03.以创新开辟新天地

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永恒命题,如若传统文化固步自封,最终只能变成仅供凭吊的遗产。晚会在成为传统文化宣传阵地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并为创新的形式提供了接受市场检验的平台。

对于成熟的节目来说,晚会不仅能以其绚丽的灯光舞美设计和舞台布置对原作品进行视觉包装,使节目更具视觉冲击感;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原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更加契合晚会主题的同时创新节目内涵。《唐宫夜宴》改编自舞蹈作品《唐俑》,该节目将故事发生地从梨园改为博物馆,不仅容纳进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带给观众如“博物馆奇妙夜”的新鲜感受。

而登上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的《晨光曲》脱胎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选段《渔光曲》,在保留并丰富原作品中老上海风情的前提下,《晨光曲》还通过布景和灯光强化了原本暗藏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其更直观地表现出来,成为作品的主旋律。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来说,晚会将其与其他各类不同的文化置于同一平台,促进了它们的融合创新。在2020年央视七夕晚会上,无论是国乐演奏碰撞潮流说唱的《醉良辰》,还是融戏腔、流行、说唱多重唱法于一体的《唐人恋曲》,抑或是由虚拟偶像“小夕”跨界合作“德云男团”带来的相声《一起过七夕》,各种“破次元壁”的节目都为观众带来了新奇的体验。此外,晚会也是检验传统文化与其他元素的融合可行性的有效途径,根据晚会所带来的市场反馈信息,新形式可以被不断打磨和完善,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迭代发展。

《唐宫夜宴》是晚会与传统文化“牵手”的一个缩影,其所收获的高口碑和高关注度都彰显了这一模式存在的价值。未来,晚会之于传统文化的平台性作用将更加凸显,传统文化之于晚会的地位也有望实现从“皮囊”到“灵魂”的升级。晚会与传统文化的缘分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