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片茶叶剪影,围成地球的形状;一个泼墨“茶”字,点出中国茶文化的万千风韵;阿拉伯数字日期与英文标识,告诉我们这是一场以茶为媒的全球之约——5月21日,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在中国浙江杭州主场活动上发布的Logo,为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定下了美好底色。
今年,“国际茶日”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通过网络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杭州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蓬勃发展,杭州作为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首个“国际茶日”活动主场地、首个立法确定“全民饮茶日”的城市,正不断展现茶在杭州的全新发展格局,让茶成为与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为推动全球茶产业健康发展、茶文化交融互鉴贡献新力量。
茶+文旅:
十大茶旅精品线路亮相
在本次“国际茶日”活动中,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以茶为媒,穿越千年——‘杭为茶都’茶旅线路”等10条“世界茶乡看浙江·浙里游好茶”精品线路。
这些茶旅线路以茶为引,串联起全省各地主要茶历史、茶文化、茶产业和相关旅游资源,作出旅行规划。它们短则四日,长则七天,游客们既可以游览全程,让全身心沉浸于休闲意境,也可以撷取精华片段,快速领略当地茶文化。
比如首站杭州的“以茶为媒,穿越千年——‘杭为茶都’”线路,就以西湖龙井、径山茶、安顶云雾、天目青顶和千岛湖鸠坑茶等产业带为基础,按五天的行程规划,带领游客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漫步龙坞茶镇,在余杭径山寺探寻茶道之源,走一走富阳安顶古道,寻访指南村古村落,探秘淳安国家级鸠坑茶原种保护基地。
此外,“海上茶路--浙东红色精品茶旅”“温州早茶探秘之旅”“‘生态湖州’文化茶旅”等线路,也萃取了当地与茶相关的精华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茶+产业:
2020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发布
在杭州主场活动上,2020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也同期发布。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茶产业综合指数,“杭州指数”已经连续发布了三年,反映着我国茶产业最新发展态势和市场变化,也提高了杭州茶都的地位。
指数显示,2020年2月11日至4月20日期间,全国茶青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84%,交易量同比下降5.22%;交易量相比往年则出现一定波动,导致波动的原因包括春茶早期疫情影响生产、大部分产区春茶开采提前和后期出现灾害天气等。
从产茶地域来看,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受灾害或市场需求影响,今年茶青价格涨幅较大;浙江、江苏、贵州等地茶青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湖北和陕西茶青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干茶方面,产地干茶批发价格较全年下降2.98%,其中绿茶批发价格同比上涨5.3%,红茶与黑茶批发价格分别同比下降8.7%、1.7%。
相关专家表示,每年定期发布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有助于更好地研判我国茶产业的走向趋势,促进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茶+科技:
以产业科技与互联网赋能茶产业发展
产业科技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建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茶叶科研体系,科技人才与科研成果堪称世界领先;而杭州有八家“国字号”涉茶机构驻足,有强大的科技优势,以数字技术赋能茶产业。
“中国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茶树种子资源库,并育成推广了一大批茶树品种,为丰富品类,提高产量和品质夯实了基础。茶叶生产加工效率不断提高,茶园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推广,为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在深加工研究领域,新型茶产品日益丰富,从单一变多样,从传统走向时尚。未来,茶叶市场的需求还将更加多元,生产方式将更加现代,品类也更加丰富。”谈到茶科技与发展,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这样向中外来宾分享感悟。
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活动现场,站在自动泡茶的智能终端前,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从终端显示的各种茶叶中直接获得一杯心仪的热茶;舟山普陀、衢州江山廿八都的参与者,在当地以视频连接形式与主场联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为“国际茶日”的又一大特色。
活动期间,除了杭州主场活动,浙江各地组织还开展了“云播茶日”“云享茶事”“云游茶旅”“云赏茶品”“云观茶经”“云展茶叶”等系列活动,并在短视频、“网上茶博”“网上农博”等平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茶事茶旅茶器茶品等展示展销展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