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淡黄的长裙”爆火,偶像养成综艺背后的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0-04-08
来源: 言之有范

近日,《青春有你2》的正式开播打破了疫情下沉寂已久的综艺市场,基于高人气明星LISA和蔡徐坤的现身,以及数十家经纪公司输送的百位训练生,让该节目一上线热度便持续攀升。“小作精”虞书欣、“厌世臭拽脸”赵小棠、“中国女孩”陈珏……可以看出流水线模式化审美不再是观众热捧的对象,个性化偶像异军突起。纵观偶像类综艺变迁史,从“选秀”到“养成”、从趋同到个性、从小众娱乐到大众狂欢的背后是泛偶像化现象下群众审美的多样化。

泛偶像化现象的大众狂欢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就当是一场梦,醒来还是还感动”……这个自带话题的网络综艺节目自上线开始便热度不减。节目开播首周就喜提39个微博热搜,热搜人气值超1.2亿,并一举夺得云合网综热度榜、猫眼全网热度榜、骨朵热度排行榜三榜第一的好成绩。除了自带槽点、话题不断外,《青春有你2》的火爆,一方面是群众审美多元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网络时代下泛偶像化现象的泛滥。

一是“不定义女团”让大众审美有更多可能性。《青春有你2》第一期就从“无限X”出发,阐明节目本身不定义女团,来自46家经纪公司的109位参赛选手的竞争局面,无论是“小作精”虞书欣、“爆炸头”张钰、中性风陆柯燃、实力派上官喜爱,亦或是马来西亚训练生蔡卓宜、日本训练生七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反倒是“流水线模式化审美”下的最适合当代女团的SNH48在节目中被导师Ella评价为“缺少特色,没有灵魂。”在节目后期导师点评每一个训练生的过程中,个人特色与风格也常常是考察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看到节目中的训练生在向大众传递更民主、更个性、更包容、更自信的多元审美价值观,而观众对这种多样性的审美观也乐在其中。不能否认,狭窄的审美体系往往容易孵化出审美上的“独裁”,然而当千万人从“独裁”中醒来,它们就会手持“审美主动权”来一次推翻“独裁”的革命。

二是大众狂欢背后的泛偶像化现象泛滥。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在20世纪6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类世界除了等级森严的“第一世界”外,还有“第二世界”,即脱离常规主体生活的全民平等自由参与的“反面的生活”。如今,网络世界的搭建令人可以隐藏或丰富自己的身份,甚至扮演与体验更多角色。网络媒介承担的作用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实现全民参与狂欢的舞台。

网络媒体境遇下的“双向传播”拉近了偶像与粉丝受众之间的距离,偶像人物更加真实,偶像选择更加多元化,偶像崇拜更加碎片化,全民参与背景下以《青春有你2》为代表的全民造星节目频出使偶像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泛偶像化”现象不仅与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也与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有着密切联系,更与娱乐圈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有关。

泛偶像化现象的大众审美心理透视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不同地域政治、文化以及每个人价值观念的交流更加地密切,各种社会意识与文化思想的碰撞使得我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社会目前的价值观呈现出了由一元到多元的转变趋势,泛偶像化现象便是群体价值观丰富多元的表现,其背后是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

1、群体行为下的群体极化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群体极化”,即群体中人们的讨论可以强化集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从而慢慢衍生出由分化而类聚的,有明显群内同质、群际异质情况的文化圈层。目前的小众亚文化圈层现象便是“群体极化”的结果,网络背景下变革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志同道合的人们可以在网上频繁沟通,由于群体不断分化类聚,使得群体内鲜少有不同看法,以至于高度认同并捍卫群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做法。

纵观地看,从“路人”到“粉丝”的身份转变,也是群体极化的表现,粉丝圈的形成,让群体性行为发挥到极致,例如粉丝应援行为。粉丝应援影响下的粉丝群体作为一种“超常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即应援行为)在经济、时间和情感三方面均表现出“超常投入”,这是粉丝群体行为的共同特征,也催生了巨大的粉丝产业链。

2、粉丝群体的自我认同

“泛偶像化”是指后现代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偶像”的社会现象。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偶像崇拜层出不穷,偶像类型纷繁复杂,偶像人物复杂多样。粉丝群体选择性强,人们往往崇拜偶像的某方面特征,这些偶像不再是七八十年代那种邓丽君、费翔型的全民偶像,新时代下偶像不再是被膜拜的、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更像是被创造的、全面展示自我的“艺术作品”,而艺术制作人便是他们的粉丝群体。

粉丝群体对偶像的崇拜,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阐述,是个人潜意识的幻想在现实中发生,而这种幻想便寄托在偶像身上,这些幻想可以帮助粉丝们弥补自身缺失的内容或是被压抑的欲望,粉丝与偶像之间存在着一种“自恋性的自我映射”,即粉丝通过偶像触摸“镜中自我”,粉丝对偶像的认同本质上也是粉丝自我认同的延伸。此外,通过综艺节目送偶像出道,更能激发粉丝群体全民参与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应援与支持送粉丝出道,也能够让粉丝们实现自我身份及自我认同的构建,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3、偶像刻板印象的文化符号解构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中国社会的一元文化逐渐消解,多层次、多形态的文化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参与,这种接受和参与的过程就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大众媒介的背景下,那些通过特别设计、精心包装推出理想化的偶像人格符号,也就是所谓的“人设”,偶像的刻板印象不断凸显,以女性偶像为例,过去大长腿、黑长直、温柔甜美、能歌善舞的刻板形象是人们心中理想型的偶像形式,因此催生出SNH48这种商业化、模式化的偶像工厂。

而随着多元文化需求的不断彰显,尤其是Z世代的00后群体们更加追求个性化、独特化,更能包容多元文化业态,公式化的偶像形象不再受到大众群体的热捧,转而向小众文化圈层细分。当偶像的“养成”趋向于符号化和情感化,它便不再局限于观看“小鲜肉”或是“小姐姐”的成长,而成为一种基于市场调研的偶像文化符号的搭建方法。粉丝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进行着自我的人设化。前文提到,此次《青春有你2》的最大亮点便是个性化的张扬,打破传统偶像的刻板印象,让更为多元化的偶像形象在社会大众中呈现。

网络时代下泛偶像化现象的文化反思

1、泛偶像化现象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

不能否认,尽管某些层面上,这种泛偶像化现象仍然存在流量导向、形式雷同、质量不均、监管不严等方面的不完善。但是偶像作为公众人物所能引起的社会模仿效应,是全民社会道德回升、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从这一层面上看,偶像自身带有的榜样力量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能够起到正面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使用上的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也为人们的多样化存在方式、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道德选择、多样化的道德行为,提供了依据、支持与可能。价值多元化、道德多元化也为偶像的多元化提供了滋生的养料与茁壮成长的肥料,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2、泛偶像化现象背后是娱乐圈资本的逐利

无论是《创造101》《以团之名》《偶像练习生》还是《青春有你2》,近年来,偶像养成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市场。与十年前短信互动的“超女快男”时代不同,如今的偶像养成节目的参与形式更加多元,投票方式更为复杂,资源变现能力更强,庞大的偶像养成产业规模的背后其实是视频版权方、娱乐公司与广告商的资本逐利。

2019年《偶像练习生》除了让九位训练生成功出道外,AIF、坤音、麦锐等偶像厂牌都获得了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乐华娱乐也通过五个出道位确立了国内偶像经纪行业的头部席位。这也使得资本驱逐下唯流量论、唯资本论等非正常的价值导向在偶像养成综艺中蔓延,投票造假、流量失真、偶像缺乏实力也使得行业内杂音丛生,流量明星的诟病仍未得到真正解决。

因此,娱乐圈笙箫狂欢、此起彼伏的当下,练习生们还能走多久,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资本的竞争与狂欢为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生偶像,为民众的休闲生活带来了一些新奇的娱乐方式。而随着娱乐圈监管的逐渐趋严,为群众带来真正有意思的乐趣,正是节目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3、泛偶像化现象背后应该警惕核心价值观被弱化

泛偶像化现象下,以偶像为核心的小众圈层文化将会增加,而网络技术进一步打破了主观交流沟通的壁垒,网络开放性与网络文化安全遭受冲击,这引发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泛偶像化现象使得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能力可能被弱化。在泛化的媒体时代,传统偶像所代表的核心文化教育意义正在被削弱,而过度强调自由化、个性化,容易让受众群体的偶像从大众偶像向“标新立异”偶像转变。长久以来,缺乏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便缺乏文化凝聚力,可能会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文化思想在网络上传播,影响整体的国家文化安全。

因此,强化偶像群体的行业市场监管引导、加强新兴偶像的榜样影响力、远离与避免恶俗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流量时代,话题先行能够迅速吸引大众目光,但当看客散去,内容回归内容,选秀回归实力,这些沉淀下来的财富或许才是市场对节目应抱有的最大期待值。

参考来源: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2.科奈尔•桑德沃斯.内在的粉丝:粉都和精神分析[J].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果冻,规训与抵抗:从《青春有你2》谈女性成名的建构性与女性审美多元化[EB\OL],北大新媒体,2020-04-04,https://mp.weixin.qq.com/s/7fRxnRKiVfQAc5YDBP7dHw

4.刘海燕.中国当代传媒视野下泛偶像化现象的文化阐释[D].济南大学,2011.

美 编 | 路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