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疫情下的文化反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言之有范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织了学院老师为学生录制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其中范周教授精心筹备“通识教育九讲”课程内容,将课程以公益形式向全网公布,期望大家在特殊时期能够停课不停学、光阴不虚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3月6日,该课程自上线以来全网累计观看量已达110.1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九讲内容——疫情下的文化反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学习。

2020年伊始,网友们就在不断被提醒要注意珍惜,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这场病毒之疫背后下的文化之疫。最近,我们学院的老师也是一边值班、一边开展研究工作、一边备课,思考疫情结束后下一步怎么办?

今天这一讲是此次慕课的最后一讲,我想反思下这场疫情背后折射出来的内容。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之所以叫这个比较有哲理性的题目,也是想和大家共同来思考疫情过后,我们如何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一、凡不能将我击败的,必将使我强大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曾在一场讲座中总结中华民族精神,认为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我国古代神话中普遍的思想就是强烈不服输的抗争精神,例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克服很多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展至今。

中国发展壮大至今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过数不清的困难,但是抗争、不畏艰难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信仰。回首以往,我们经历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非典、2008年中国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等数不清的天灾人祸,但正如尼采在《超越善恶》中说到“凡不能将我击败的,必将使我强大。”在种种磨难面前,中华民族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为这些磨难而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团结、更加强大。

从建国初期全国防治血吸虫病便可证明,当时国家采取“人民战争”的方式让这样一个几百年来在中国南方形成的普遍的地方疾病得到彻底根治。对此毛主席还专门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从诗可以看到,当时“6亿神州尽舜尧”,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10天左右举全国之力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这正如《武汉城市宣传片》中所说:“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在这些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战斗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风骨的体现。

二、疫情下的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在有信心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沉下心来反思这场疫情发生背后的原因,反思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对于此次新冠疫情,包括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内的很多中国生命科学家都一致推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蝙蝠身上,仍在寻找中间贮主。而此次疫情距离2003年的非典仅仅只过去了17年。可以说,每一次疫情的发生都为我们敲响了人与自然,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警钟。

前段时间,偶然间看到《主持人大赛》中董卿点评选手王嘉宁时说的这一段话“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就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自然从未要求我们维护它的尊严,我们与自然共存,而我们仅仅只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如果破坏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平衡关系,那么我们面对的将是“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我们的生活将面临怎样的变革?

在反思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我们可以换个思维、换个角度,从辩证思维看,所谓祸福相倚,也就是说一个新事物的开始往往是另一个旧事物的结束,而一种旧事物的结束可能也是一个新事物的开始,一场疫情的结束或许能够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

1

2003年的非典下淘宝的逆风翻盘

2003年是中国互联网的特殊年份,人们在非典疫情的威胁下,淘宝、京东商城、QQ游戏等均在这一年诞生,邓肯·克拉克在《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一书中这样写道:“非典证实了数字移动技术和互联网的有效性,因此成为使互联网在中国崛起为真正的大众平台的转折点”。

最初,非典给阿里巴巴造成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非典爆发后,4月中旬,第93届广交会如期在广州举行。马云仍然决定,阿里巴巴应该“有义务为中国供应商的客户参展”,并派出员工奔赴广州参展。这一决定的结果是,一名员工被感染了非典病毒,并成为杭州第四例疑似患者。在草木皆兵的当时,这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全体员工被迫在家办公,阿里维持住了正常的运转,而业绩却如雪花般飘了进来:非典期间,许多对电子商务嗤之以鼻的企业遭遇重创,但国内140万阿里巴巴的会员企业中,却有超过一半实现了跨越式、爆发式的增长,而淘宝网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在上线那一天,淘宝网上写着一句话:“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可以说,2003年是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的重要一年。

2

此次疫情后,我们生活将带来哪些影响?

不妨大胆设想一下,此次疫情之后,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在我看来,可能会有以下几大变革:

1.无人配送

众所周知,面对疫情来袭,隔离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也成为牵引商业模式变革的重要变量。而无人直接接触的配送、物流在特殊时期下有大量需求。通过技术手段让无人机通过精准的人脸识别代替人工配送是符合现代发展大趋势的。

2.网络办公

如果说2003年非典催生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那么在2020年互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今天,或许网络办公相关的产业能迎来新的春天。疫情发生的前几天,大年初五,我带着我的研究生们开启了一场线上读书会,但是在线上会议软件上开会并不是十分顺利,网络延迟、信号弱等问题仍然存在,或许此次疫情之后,网络办公会更加智能。网络办公不能以疫情结束而结束,就高校而言如何实现网络办公,老师们是否还需要固定办公室,是否有必要把学院部分空间转变成老师与学生线上交流的空间,都值得深入思考。

3.现代社会治理

此次疫情的爆发从另一个层面上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在一定层面上仍需提升,从疫情初起、扩散至今日,其所展现的过程,都映射出了现行社会治理体系的运作情况,从而凸显了这个体系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智能机器时代开启

智能化时代从2018年提出,2019年有了一些项目,真正运用到民间,我想可能是此次疫情下对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医院传送机器人、看护机器人、家政机器人直接爆发大量需求,广受欢迎。另外,这些也是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后期,智能机器人将开始成规模的开发运用,特别是机器人快递,机器人饭店,机器人宾馆等会越来越多被市场接受。这方面,未来会有很多经济蓝海。每一次的危机之后都会有一次巨大的变革,应抓住转机。

短期来看,此次疫情能够倒逼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长远来看,疫情也能够带来社会文化的进步。以黑死病为例,1347-1350年,欧洲首次爆发黑死病(淋巴腺鼠疫综合征),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但是这场致命的黑死病也给欧洲文明带来的重大变化,黑死病的出现削弱了教会的影响,从另一层面推动了文艺复兴。或许此次疫情之后,国人的文化自信能够更加坚定,我们的社会文明也能跟进一步。最重要的是,此次疫情后全民的公共卫生认知一定能迅速提升。

总而言之,所有大型事件,都会加速人的改变,人的改变能够推进社会的改变,或许经历此次事件之后,我们能够变得更加理智。

最后,想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疫情之下谣言四起,很多人只有情绪,看到信息就复制转发,根本不求证。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乌合之众》,请大家能够在这场战疫中保持理智,不要变成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