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活动播报> 正文
西湖边这场展览 书法名家遇上诗圣杜甫
发布时间:2019-12-05

 

都市快报(记者 余夕雯)昨天,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承办的“杜甫千诗碑项目成果巡展(杭州站)”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行。 展览展出了120余件当代杜诗书法作品和10余件古代杜诗书法拓片。包括沈鹏、张海、苏士澍、陈振濂、孙晓云、何应辉、金鉴才、鲍贤伦、戴跃、何开鑫、洪厚甜等100余位全国各地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作品内容涵盖了杜甫在人生各个阶段创作的诗篇,书体包含真草篆隶行,多体兼备。

展览期间,观众既可以欣赏到不同书体的独特书法美,又可以品读“诗圣”不同时期作品,是一场书法艺术与诗歌文化的碰撞。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眷由同谷抵达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留下了240余首诗歌,其中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这样沉郁顿挫的悲号呐喊,也有《江村》《春夜喜雨》这样轻松闲适的浅唱低吟。

2015年,成都决定启动“杜甫千诗碑”项目,把杜甫一生创作的1455首诗以书法碑刻的形式呈现出来,共有1100位书法艺术家和1000余位碑刻、古建、园林工匠参与,以及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28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杜诗书法作品1483件、杜诗篆刻作品233方。

说起来,杜甫与浙江也有着不解之缘。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20岁的杜甫开始了他历时4年的吴越之旅。此行由江宁(现在的南京)东下抵苏州,然后东南行至杭州,渡钱塘江,登萧山西陵故驿楼,再到越州(绍兴),向南直到台州。虽然杜甫在杭州驻留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此次吴越之游丰富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内涵,对他的诗歌创作和人生经历产生了重要影响。

杜甫千诗碑项目成果巡展(杭州站)

时间:即日-12月10日

地点:北山街38号杭州国画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