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艺术品业> 正文
年终盘点 | 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新卖家担大梁,政策利好市场
发布时间:2019-02-18
来源: 言之有范

2018年喜迎流失国宝回归,中国艺术品面临市场变化,喜忧参半。受多方面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买方财富缩水、资金链断裂,买家们在艺术品市场上趋于理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生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科技的支撑和推动下,艺术在创作、媒体、商业与金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能够实实在在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可以推广的商业模式并不多,与此同时出现的不少乱象,使得未来艺术市场充满了变数与管理上的挑战。

一、2018年艺术品行业十大事件

1.流失国宝回归

2018年12月11日,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此前青铜“虎鎣”曾在4月11日于英国拍卖机构被海外买家拍下后转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有1000万件之多。国家文物局不断探索促成文物回归的方法,已经成功促成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尽管这样的数字与仍然流失海外的文物数目相比是沧海一粟,却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成果,相信随着人们认识到流失文物回归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回归的海外流失文物会越来越多,回归过程会越来越顺利。


近年回归的流失国宝

2.古籍善本三宗“最”

一直以来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上都是较为冷门的门类,近年来,此门类却热度不断上升。2018年,古籍善本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古籍善本的成交量下降了6.5%,但成交总额却高达12.7亿元,而2017年古籍善本成交总额却仅5.87亿元。拍卖市场上共产生4件过亿古籍善本,其中有三件产生于2018年,创下了古籍善本三宗“最”。

古籍善本“三宗最”分别为“最贵佛经”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十卷(成交价2.388亿港元)、“最贵宋版书”陈鉴(宋)辑《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纸本(成交价1.104亿元)、“最贵碑帖”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印谱十一种(成交价1.926亿元)。

曾经古籍善本门类在收藏圈并不被看好,价格涨势缓慢,而且关注的人较少,但随着买家们对各种善本、古籍的文化价值认识的提升,此收藏门类开始爆发,拍卖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专场增多且成交金额也明显提高,古籍善本收藏圈也不断扩大。且近年古籍善本因其存世少、档次高、保管难、升值快等特点而备受高端买家青睐,买家们尤其关注在版本、学术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拍品。

同时,各大拍卖行在拍品上采取减少拍品数量、提高拍品质量以提高成交量的“减量增质”的策略,使得进入拍卖市场的古籍善本更受青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古籍善本成为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3.首枚千万级中国单枚邮票

2018年11月22日晚,一枚俗称“大红一片”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横版未发行8分面额邮票,以1380万元高价拍出,成为首枚进入千万级别的中国邮票。

“大一片红”邮票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简称《全面胜利》邮票的第二稿,将第一稿中的毛泽东、林彪画像改为工农兵形象,并加上“全国山河一片红”字样,同时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后因周总理提出“不要贪大求全”的修改要求,此版本并未发行。

根据周总理提出的要求修改后的邮票被称为“小一片红”,但在1968年11月24日,邮票发行的前一天,中国地图出版社一位编辑发现“小一片红”中的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因此“小红一片”邮票被紧急撤销发行,仅有个别提前出售的邮局有少量“小红一片”流出。

作为未发行邮票,“大一片红”邮票存世稀少、弥足珍贵,此次以1380万元拍出可谓物有所值,在刷新该票成交记录的同时,也使得中国单枚邮票首次进入千万元级别,跻身世界珍稀邮票价格前列。

4.挽救亏损的一幅画

在许多大公司、大集团靠房地产来填补亏损的背景下,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试图以卖画挽救亏损的做法十分引人瞩目,而这幅承担起“英雄”重任的画便是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湖南电广传媒在2018年5月将《愚公移山》的所有权转让给子公司湖南有线集团用以抵偿债务。

湖南有线集团曾将此画委托拍卖,却在距最低成交价1.9亿仅一步之遥的1.89亿元遗憾流拍。2018年12月14日,湖南电广传媒发布《关于出售艺术品的公告》称,子公司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将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以2.088亿元(含税)的价格,卖给关联方湖南广播电视台。一幅画便这样成为一家公司的“救星”。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将经营性艺术品列入公司存货名目的上市公司目前仅电广传媒一家,但已经有不少非文化艺术品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含艺术品、收藏品等,艺术品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重点投资项目,艺术品蕴涵的价值可见一斑。

5.抢眼的书画板块

在近现代书画市场上,2018年共产生4件超亿元作品,分别为潘天寿巨幅指墨《无限风光》(2.875亿元)、傅抱石《蝶恋花》立轴(1.334亿元)、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1.265亿元)、傅抱石《琵琶行诗意图》(1.035亿元)。

在当代书画板块,80后青年艺术家郝量表现抢眼。先是高古轩画廊宣布在西方独家代理郝量作品,并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为郝量举办美国首场个展“肖像与奇观”,显示了郝量在西方市场的潜力。郝量更是凭借《壳》(1452万港币)的成交,刷新其作品拍卖记录,成为首个突破进入千万级别的80后水墨艺术家。

书画艺术一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近现代产生的书画名家们如吴昌硕、徐悲鸿、吴冠中、傅抱石等名师大匠的书画作品备受追捧。

当代书画艺术中已然有了一批颇受追捧的“老将”,如崔如琢、范曾、任重等。但随着后辈青年艺术家的成长,80后艺术家也开始在艺术品市场中发力,必定有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紧随郝量,展现他们作品的魅力,向世界表现他们作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

6.赵无极作品持续升温

赵无极(1921年—2013年)为法国华裔艺术家,在1948年赴法留学并定居法国以前,一直生活在中国并学习绘画。赵无极以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意蕴特点的现代绘画形式与油画色彩技巧,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

2018年9月30日晚,赵无极作品中尺幅最大的油画《1985年6月至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以3亿港元起拍,5.1亿港元天价成交。

赵无极可谓近年最热门的艺术家之一了,作品屡出高价,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更是将“赵无极热”发挥得淋漓尽致,2018年苏富比亚洲十大成交中赵无极就占了3席。据雅昌艺术网统计,去年全年共有10位艺术家的34件作品超过3000万元成交,赵无极作品占了16件,而赵无极作品全年成交达19.4亿元,其中有4件过亿:

自赵无极的作品进入二级市场以来,其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2017年赵无极的作品便完成了拍卖记录由9千万元港币到1.5亿元港币再到2亿元的“三级跳”,2018年的赵无极更是创下令人叹为观止的新纪录,如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国际董事张丁元所说:“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赵无极最好的时代显然已经来了。”

随着“赵无极热”的持续升温,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的中国艺术品买家们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关注开始有所上升,中国收藏家们不再只是一心盯着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品了,口味变得更加多元,藏品风格更加广泛。

相对地,西方艺术品市场一级市场上,藏家们的品味比较集中于几位固定的艺术家身上,因此使得一级市场中艺术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7.古书画市场中的明珠

苏轼《枯木怪石图》将拍卖的消息一经发出,就成为古书画市场的焦点。《枯木图》有意竞拍者,需要缴纳高达1.6亿港元的巨额保证金,才能入场参加拍卖。这幅《木石图》最终以4.636亿港元成交,创造了苏轼个人作品的最高纪录。

文豪苏轼流传于世的作品极其稀少,《木石图》曾在1937年被日本私人收藏家收藏,此后80多年这幅作品未在世人眼前出现。

此幅作品有多位古代文人的跋文,其中便有北宋知名书画家米芾,还有涵盖宋元明收藏家的鉴藏印,应该是唯一一件流传于民间的苏轼画。《木石图》也是被载入美术史教科书最多的一幅苏轼作品。

尽管有苏轼这样一幅十分亮眼的《木石图》出现,2018年的古书画市场仍然稍显沉寂。古书画门类收藏的高门槛、赝品的泛滥、古书画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古书画市场流通量少的原因,使得收藏市场空间并不大,并且随着买家们热情减退、趋于理智,古书画门类的收藏行情确实有所缩减。

2018年国内拍卖成交价过亿的古书画作品仅有北京保利的《汉宫秋图》(1.24亿元)一件,4.6亿元港币的苏轼《木石图》也无法拉回整体市场对古书画门类的热情。

8.吴冠中《双燕》惊艳四座

2018年12月6日晚,吴冠中两幅《双燕》分别以彩墨版5405万元(含佣金)、油画版1.127亿元(含佣金),共1.667亿元成交。

《双燕》的创作过程漫长。1980年吴冠中先生在宁波火车站旁画了江南民居速写,但在酝酿8年之后,才在1988年创作彩墨版《双燕》,后于1994年以油画形式重新对《双燕》临摹呈现。与其他西方绘画不同,吴冠中先生的这幅油画《双燕》更洗练,更抱朴,更具东方审美,但同时也比水墨版《双燕》拥有更多笔触意味与更丰富的画面细节。

上个世纪中期,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现中国绘画的独特东方价值”、“如何在水墨媒介上吸收西方油画语言魅力”成为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的重要命题,因此,吴冠中先生希望能够寻找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彼此“对话”的路径,《双燕》正是这样体现“对话路径”的作品。

吴冠中先生曾在散文《双燕》中写道:“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话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9.书画造假引关注

2018年初,贵州警方宣布破获一起书画造假大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仿制的齐白石、范曾、启功、李可染等名家作品1165幅。其中,甚至有犯罪嫌疑人自1998年起就开始通过仿制名家书画,并通过他人在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来获利。

书画造假案的发生对艺术品市场产生巨大震动,也让人们再次关注起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各种制假贩假事件。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增强,对拍卖行对上拍作品要求更高。但在实际的艺术品市场中,存在很多赝品鱼目混珠,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赝品与真品越来越难以分辨。我们仍需加强艺术品市场的监管,加强教育,提高人民遵法守法意识,防范造假贩假发生。

10.关注文物消防安全

2018年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火灾事故,损失难以估量,引起人们对文物消防安全的关注。国家文物局7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即时组织开展文物、博物馆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全面强化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只有全方位提高文物消防安全意识,强化文物消防安全措施,切实提高文物单位消防能力,树立全员消防意识,才能做好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好文物安全。

二、2018年艺术品市场五大特征

1. 拍卖市场减量增质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2018年上半年大陆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量73844件(套);总成交额138.57亿元,同比2017年下降3.98%,环比下降36.50%。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春拍,共举办209个专场拍卖,上拍品成交率74.56%,成交额为93.52亿元,同比2017年春拍,成交量增长0.72%,成交额下降6.69%;环比2017年秋拍,成交量减少2.14%,成交额亦下降22.09%。2018年秋拍,中国嘉德、北京保利成交额分别为24.75亿元和25.5亿元,相比2017年秋拍的30.39亿元、42.6亿元有明显减少。

但从总体来看,尽管2018年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中美贸易战、市场盘整、资本市场疲软等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却仍然保持平稳。整体市场中不乏亮点艺术品出现,亿元级别和刷新拍卖记录的拍品也不少。

保利在2018年成交额达80亿元人民币,其中5件拍品过亿。中国嘉德全年总成交额超过58亿元,其中有6件拍品过亿成交,创造38项拍卖成交记录,全年有5件艺术品以超过2亿元的超高价位成交。

经济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买家们对艺术品的追求,反而使得买家们在艺术品市场上趋于理性和挑剔,开始更关注艺术品的质量。尽管各交易行艺术品成交额有所下降,但各门类总成交额趋于平稳。

2.利好政策提振市场

2018年中国发布了与艺术品相关的政策,持续指导、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管。4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艺术品金融行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募集私募基金的机构和人员需要取得资格、持牌经营,所有金融业务皆需纳入监管。从业人员更具有专业资格,为市场提供优质的艺术品金融服务。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市场中的文物流通,并促进海外文物的回流。

国内政府的各类支持、关税的调整、中国艺术市场的活力吸引,使得越来越多西方艺术品与文物出现在二级拍卖市场中。

2018年5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关于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4号) 》,明确提出自7月1日,对“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按最惠国税率一半以上降税。7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拍卖行受托拍卖取得的手续费或佣金收入按照经纪代理服务缴纳增值税”,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拍卖会取得的拍卖收入增收增值税、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提出要支持自贸区深化改革创新,在开展艺术品保税仓储方面明确提出,支持开展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势必能够提振今年稍显疲软的艺术品市场,但是这些政策何时起效,效果如何,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研究才能知晓。

3.新买家发挥实力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艺术品产生兴趣,也因此,近年来有许多过去不曾关注或参与艺术品交易的新买家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亚洲苏富比拍卖整体买家中新买家就占27%,40岁以下的年轻买家占整体买家23%。 

新买家中有许多喜欢艺术却不知如何入手的人,因此前几年这些新买家并未展现出较大的影响力。但随着新买家们对艺术品市场熟悉程度的加深,2018年的新买家们成为艺术品市场中“担大梁”的角色。在2018年的拍卖交易中,新买家开始加入亿元拍品竞争中,如中国嘉德潘天寿与傅抱石的两件亿元作品,皆为新买家竞得。

新买家,尤其是年轻的新买家们,教育背景更加国际化,收藏需求也会更加多元,这些新买家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注入了一股新活力。随着他们的加入,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再局限于中国艺术品,开始更多的接纳西方艺术品的加入。新买家为艺术品市场注入的活力以及他们的购买力,也受到西方艺术品行业的关注,在西方收藏家购买力明显下降的2018年,许多西方画廊及博览会等纷纷入驻中国。

4.互联网+艺术金融

随着人们对艺术品价值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同时,艺术品升值所带来的高利润,人们开始认同在艺术品上进行投资的行为,也开始有机构将艺术品作为抵押品、资产等。艺术金融正在不断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互联网与艺术金融的融合所产生的网上拍卖平台、艺术品鉴赏功能等,更是将艺术品投资代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

人们还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法解决艺术品市场中关于鉴定、估值、流通等问题,同时也产生了线上终端、自由买卖、大数据管理等一套新的评估定价机制使整个交易过程更透明、公正。

但是“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行业还存在许多乱象。例如,2018年,P2P网贷跑路不断,7月初上海某艺术品P2P跑路,被上海市公安部门立案,引起了艺术品市场的普遍关注。为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我国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市场模式尚在发展,除了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事外,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5.艺术品全球化流通

“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人们对艺术品态度的改变,艺术品不再是“高大上”而无法触及,而是可以融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

互联网将艺术品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便捷、成本更低,并且使得艺术机构能够为更多人提供广泛的相关服务。因此,“互联网+”催生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艺术品交易,不少拍卖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

如今的人们能够在网上轻易的取得关于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也能取得许多专业信息,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的拍卖信息,并通过各网上交易平台对心仪的艺术品购买、竞拍。

艺术品的交易流通已经不再受地域限制,想要购买艺术品已经不需要亲身去到当地画廊或者拍卖现场。互联网平台帮助艺术品跨地域、跨国流通,未来艺术品的流通势必更加全球化,在信息不受限、购买不受限的情况下,买家们对艺术品收藏的口味也必将更加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