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信息服务> 正文
满满的干货,论数字内容产业如何红海突围
发布时间:2018-10-30
来源: 创意天堂

随着我国科技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文化产业业态已产生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大企业的进驻,进一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与影视、娱乐、艺术、游戏共生共荣的局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干货,聊聊数字内容产业如何红海突围。

阿里、腾讯泛娱乐两巨头

近期,阿里影业正式转型,采用“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战略。在此之前,阿里影业一直采用“流量+IP”的内容战略,但去年其主投的几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表现上均没有达到预期,于是阿里影业开始了转型之路。

去年4月,阿里影业和阿里文学、优酷共同投入10亿元,联合推出了HAO计划,从IP、资源、平台三个层面系统作业,完成一站式服务,升级网络电影。通过文学库生产网文IP,利用视频平台孵化并制作成影视剧播出,然后进一步开发出后续衍生品。这就是阿里影业致力于构建的产业链体系。

但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黎直前也坦言,项目孵化不力。一方面,截至目前,公布的80个IP中只有4个项目拍摄完成并进入后期阶段;另一方面,中标率下降,第五批全部10个IP在第六批推介中又再次出现。

2012年,在整个互联网文娱产业环境相对松散、业务布局比较薄弱的背景下,腾讯率先提出“泛娱乐”概念。今年4月,在腾讯UP2018发布会上,腾讯再次提出“新文创”的概念,“数字文化不是简单地把文化进行数字化或网络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应该叫新文创。”有关负责人说。

在腾讯新文创发布会上,腾讯影业CEO程武给出了一个“五年计划”。他说,腾讯影业目前基本完成了业务布局,如针对内容创制成立了四大电影工作室——黑体工作室、进化娱乐工作室、大梦工作室、漫宇工作室,四个工作室分工明确,各自在垂直领域摸索。

而腾讯影业“五年计划”的下半场,重心则是在新文创的背景下形成IP闭环。不断使塑造IP的方式升级,同时广为挖掘游戏、文学、动漫等IP源头,达成行业间的联动效应,形成IP打造闭环。

从具体作品看,腾讯影业的《庆余年》就将采用“5年3季”的模式打造。目前剧集第一季拍摄完成超过一半,已经开始与游戏团队尝试更深入的联动模式,并将在拍摄第二季的时候启动《庆余年》电影项目。

储备和多维度开发优质IP

从腾讯与阿里两大公司的收入分布结构图可以看出,它们的定位与侧重点明显不同:视频、音乐、直播、网络文学等数字内容的增值服务成为腾讯重要的营收增长点,阿里则在智慧物流和移动支付等与数字消费的联动发展上更为突出。

数字文化娱乐将成为腾讯和阿里在接下来5年争夺得最激烈的领地,因为它正处在双方核心业务的通路交叉口——腾讯社交业务所带来的流量,必须发展除了游戏以外的变现渠道;而阿里的交易平台,从销售实体产品到销售数字商品也只有一线之隔。

4年前,国内影视行业迎来互联网巨头的入场,利润空间急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行业格局的重塑。“80后”“90后”甚至“00后”这几批“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影视文化产品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于网生内容的接受程度很高,互联网影视公司开始渗透到影视产业上下游,不断通过内容打造核心IP,核心IP再打造游戏、动漫、周边、实景乐园等泛娱乐衍生品生态。

除了BAT,还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入了影视的坑,如小米影业联合出品过《拆弹专家》《唐人街探案2》,58同城影业也已陆续参与《精灵王座》《少年》等电影的投资。

无论由谁来开启互联网影视的新时代,需要抓住的核心都是注重优质IP的储备及多维度的开发。但内容产业是一个红海,即使在数字文化娱乐的新时代,唯有将内容做到精品化才能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