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相关政策> 正文
《文化产业促进法》被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言之有范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十三天,“两会”进入议程第十五天,代表委员对于文化发展建设又有哪些新建议?今日直通两会继续聚焦“两会”文化大事件!

《文化产业促进法》将于5年内出台

《文化产业促进法》首提于2010年,是我国首部被提出的关于整体文化产业领域的法律,明确提出于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旨在行之有效的把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制度规范。2015年9月6日,文化部牵头在北京召开《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会,正式启动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尔后,经过国务院、各级部委机构的多次审议、修改,直至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会议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五年的立法规划提出建议,《文化产业促进法》也在建议之中,《文化产业促进法》才终于正式被列入立法规划。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促进法》将于5年内出台。


挖掘核心能力,让文物更有“眼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博物馆首先要承担好展览策划、让文物“说话”这些基本职能,发挥好博物馆的核心能力。王春法说:“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是展览,最重要的能力是策展能力,最迫切的挑战是通过不断推出精品展览,让公众了解博物馆、了解馆藏文物。”展览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文物,更要善于借助高新科技手段。王春法介绍,目前国博正在推进智慧国博建设,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希望未来能将收藏在博物馆“深闺”中的文物数据公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加大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投资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潘路希望调整检测控制架构比例,建议加大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投资力度。近年来,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我国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组织引导我国的文物保护向预防性保护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规模的改善尚需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完善。

为此,潘路建议,第一,中央财政加大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投入力度,扭转馆藏文物保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完善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调整投入方向、监控结构比例,在预防性保护、保存措施改善、专业装备配置等方面加大投入,有针对性系统提升不同级别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第二,中央财政设立博物馆标准化库房提升专项,按照博物馆库房、保存环境等标准规范,开展标准化文物库房提升。针对文物收藏比较集中的博物馆库房,建设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和环境调控系统,配备储藏柜及囊匣。在文物分散且保管能力差的地区,建设标准中心库房进行保管。针对地震多发地区博物馆,推广文物库房和展陈防震装置,满足文物防震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潘路

文化惠民润泽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我们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繁荣文艺创作。”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教研室副主任米克拉依 · 依布拉音表示。连日来,她一有时间就细读政府工作报告。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米克拉依 · 依布拉音说:“因为对文化工作的热爱,我12岁进入专业院校学习舞蹈,和文化结缘的这些年来,见证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的巨大变化。如今,随着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族群众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到处歌声嘹亮,随处歌舞翩跹。”

以良法推动善治,我国文化立法按下加速键

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呼吁尽快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她认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但高速发展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文化产业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电影领域好剧本难求、电视节目雷同化等等,所以,迫切需要一部《文化产业促进法》来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沿线城市形成合力

过去一年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带着她执导的原创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开启了一场“世界运河之旅”,巡演131场,“遇见”16万名观众。

在崔巍看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定要有沿线城市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不能让各个城市单打独斗,自说自话。而是通过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