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人才建设> 正文
一文读懂我国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成因(附最全就业数据)
发布时间:2017-11-08
来源: 文创港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的趋势。2010年前后,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就业水平的总体判断发生了显著转变,关注重点从“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转向“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段莉统计了2000年至2015年主要文化行业的就业情况,找出了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的成因。

2010年前后,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就业水平的总体判断发生了显著转变,关注重点从“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转向“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些判断多来自于直观经验或部分阶段性数据,结论是否准确尚待更为严谨、系统的研究。如果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基本准确,其原因是什么?

2010年至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和矛盾不断凸显,开展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有利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可破解制约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文化产业就业总体趋势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总量持续放大、结构调整频繁、增势逐渐趋缓的过程,现已全面进入转型期。

文化产业就业总量一度持续放大

近二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的变化极其显著。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统计存在开展较晚、延续性差、指标体系不尽合理、调整频繁等问题,但现有多种统计数据基本可以证实,我国文化产业就业总量经历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增速极快的发展期。

文化部数据显示,“九五”期间,我国文化相关领域从业人口从1995年的44.6万人增加至147.2万人,当时从业人口激增的原因在于“文化市场的迅猛发展”。

2000年之后,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口稳步增长,从2000年的147.2万人增至2011年的221.4万人。

2000年、2002年、2004年是增幅较大的年份,除去2005年因事业产业分列统计、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发展较为平衡。

与文化部数据形成显著对比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该体系虽然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方面较为连续,但从业人数发布并不连续。从历次公布的数据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规模远大于文化部所统计的规模:

2004年为873.26万人,2008年达118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含个体户)达1760万人,是2004年的2倍。

以上两方面数据表明,近二十年来,特别是2000-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经历了一个非常显著的总量持续增长过程。“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形式灵活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的产业之一”,这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实际的判断。

文化产业就业结构复杂多变

文化产业内部业态较多,特别受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极其频繁,在文化产业就业总体增长的趋势中,隐藏着复杂的就业结构变化。

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频繁调整就反映了产业及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

2000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经过了两次大的调整,2004年共包括80个小类,2012年调整到120个小类。

2005年文化部将《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的“全国文化产业机构数、从业人员数”指标调整为“全国文化机构数、从业人员数综合情况”,同时新增加了“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从业人员数”相关指标,包括10个行业,2007年、2009年该指标体系又有两次调整。

目前文化产业内部较为连续的就业人数统计分散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文化市场等几大领域,本研究将相关指标整理为一个结构分析框架,通过数据计算可初步形成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表(表3)。

该表显示十年间各行业就业占比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占比增加的行业有广播电视产业、旅游业、艺术表演,分别从2000年的25.25%、8.38%、7.21%增加到了2015年的29.05%、10.77%、9.74%;占比下降的有新闻出版业和文化市场经营两大行业,分别从2000年的10.59%、48.58%下降至2015年的6.47%和43.97%。

如果将各行业就业增幅情况绘制成趋势图(图1),可以发现各行业就业变化较为频繁。在该框架中,新闻出版各子行业就业增幅排名较后,平均增幅仅为0.68%,其中,音像出版业平均增幅为-3.46%,发行和出版社就业的平均增幅分别为0.39%和2.28%,该行业整体处于就业增幅下降的趋势中。

旅游业和艺术表演产业的平均就业增长率均在5%以上,表明这两个行业尚有就业拉力空间。

广播电视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平均就业增长率虽然都在4%左右,但增幅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广播电视产业就业趋势较为平缓,增长率离散度不高,年增幅在6.39%—1.63%之间;文化市场就业增幅波动较大,年增幅在54.78%至-23.70%之间。

文化产业就业拉动出现拐点

以上数据和趋势图同时表现出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文化产业多个行业的就业增幅均基本走稳,甚至有多个行业出现了下降趋势,这导致全产业就业增长幅度趋稳。

从总量和增长率来看,2012年之后,文化部数据增幅在10万人以内小幅调整,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下降(图2)。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有下调的迹象:从2000-2004年间增长8.5倍,调整到2004-2008年间35%、2008-2013年间48.9%的增长率。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统计年限不尽相同,对其进行调整甄别后可以发现,2000-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4.43倍,而2008-201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0.17%,2015年从业人口有所增长,但也仅超过2012年的水平。

就业总量仍然不断放大,而增幅由高增长转向平稳,表明文化产业的就业拉动力优势正在减弱。

由此可以判断,文化产业就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虽然总量仍有增长,但增幅已趋向平稳,甚至出现下降。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所显示出的巨大就业拉动能力已基本释放殆尽,人力资源发展进入转型期。

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的成因

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受制于产业结构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初期因文化市场的扩容而大规模拉动就业,形成了独特的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发展特征,后期因产业自身的结构调整而产生人力资源转型发展的动力。

文化市场成熟趋稳导致就业增速放缓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化市场类就业占比过大,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就业拐点出现的原因。

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包括文化娱乐业和其他文化市场两类,是我国文化产业最早开始发展的领域。该领域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就业形式极为灵活,在当时文化产业内就业吸纳能力最强。

文化部第一次文化娱乐业普查结果显示,1996年全国娱乐业从业人员达88.3万人,全面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7.29亿元。2000年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业人数占主要文化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为48.58%,2015年虽然下降到43.97%,但平均占比为48.31%。数据表明,文化市场类就业对我国文化产业就业总量和增长率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文化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其规模及格局基本稳定,就业增长也开始走稳,这一领域吸纳劳动力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已不再是就业拉动的新增长点,无法继续发挥就业转移的产业功能。

这在数据上表现为:2004年文化市场就业量占比高达59.86%,当年的就业增长率也高达54.78%,2006年开始文化市场类就业趋向平稳,2008-2009业增长率上升到相对高点(7.26%)之后,就业增长曲线进入下行通道(参见图3),2014年就业增长率为-15.35%,就业占比也达最低点(31.19%)。

就业结构占比最大的行业出现就业占比和增速稳定甚至下调的趋势,表明该领域原有的就业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若整个行业有就业水平提升的内在需求,就必须发现新的动力机制,进行新的结构性调整。

外向式发展惯性导致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就业—人才困境与人力资源外向发展优先于内向发展的特征相关。

文化产业及其就业的核心支撑结构生成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发展路径:内向式发展和外向式发展。

内向式发展着力于提升核心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品质,是一种人才资本积累过程;外向式发展着力于从业人口规模的增加,是一种就业拉动过程。这两种就业发展路径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合力形成特定的人力资源状况。

我国文化产业早期人力资源发展主要有两大渠道:

通过发展外围产业带动劳动力转移、实现就业拉动,是显著的外向型路径。

通过体制性开放,最大限度地盘活社会既有人才资源,这一模式虽然看似内向的人才积累过程,但在当时的产业实践中却是外向性更为显著。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的人力资源积累得益于文化事业的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通过文化单位人事权放开打破了文化系统干部任用制的僵化壁垒;二是优化分配制度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随着对文化经济性功能的重新确认、文化生产领域的开放性增强,大量社会其他领域的人员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从业人数快速的“自然增长”。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单位中个体经营户有22.3万家,约占总数的62.4%。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各类编外人员总数达到7142人,是编制内人员的2.85倍。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向外招聘普通员工最多的是传媒行业,高达50.05%。

这一过程最显著的效果是盘活社会既有文化人才资源,虽然产业实践中也存在人才积累,但盘活模式在速度、机理上的外向型增长特点非常明显。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之初的外向型人力资源发展路径中,人才吸引、盘活模式在成本和效率上显著优于培养模式,从而挤占了培养路径的选择空间;重数量轻质量的就业增长,使得人才间的恶性竞争、人才的过度利用、人才的过早收割,甚至“新闻民工”现象普遍存在,产业的人才积累功能弱化,导致了当前人才匮乏问题的形成。说明我国文创人才匮乏的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判断是,“我国总体文化产业人员只有1200万人,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而美国纽约文化创意产业占总人口的12%”。

还有一些行业基于实践的经验判断能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匮乏问题。在表演艺术领域,高层次前沿人才和基础层面人才两头都明显薄弱,尤其是编剧、戏剧影视导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教师、艺术评论、表演艺术设计和研究等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动漫产业链前段的策划、剧本,以及后端和市场结合营销的品牌推广长期人才严重不足,部分艺术类(绘画、表演)人才就业率和市场需求量都很低。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2)》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的游戏动漫及周边等产业链行业人才需求在100万以上,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编导、造型、美术设计等前期创意人员与策划运营等后期商业人才缺乏,而中期生产人员过剩;从技术手段上看,能开发动画引擎、设计系统的人员缺乏,只懂操作软件应用的技术人员过剩;从艺术创作上看,有思想有创意的原画艺术人员缺乏,只能模仿的制作人员过剩。

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倒逼人才转向

受文化产业内在结构的制约,产业人力资源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型有其必然性。文化产业属典型的核心支撑结构,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具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领域,包括视觉艺术、作曲、文学等原创内容的生产。原创性的精神成果可在不同载体上进行复制、传播,延伸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或者作为一种再创作所需的要素经变形、组合,生成新的成果和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文化的创造力、创作成果是整个产业的基础,支持着复制、传播、市场等外围行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见图4)。

1、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在质的方面呈核心支撑结构,即居于核心的劳动力资源对整个行业就业水平发展起支撑作用,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围的产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术要求较低,是较容易进入的领域。

2、就业结构呈现放射状,即居于中心的就业人数在整个产业中占比并不大,越往外辐射,其产业的面向越广,所需劳动力数量方面的需求越大,相对于核心层在质方面的优势,外围行业具有显著量的优势,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创意有着与复制、市场化完全不同的逻辑,主体的功能、作用远远超过机械复制。在这一产业逻辑中,人才的原创力作为核心,支撑整个产业外围的扩展,当文化的创造力所能支撑的外围产业达到极限,整个产业的规模、产值以及就业拉动也将达上限,产业会内生转型需求,而转型的核心和方向必然是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