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教育培训> 正文
这些被误传为仓央嘉措的诗歌,都美到了极致
发布时间:2017-09-06
来源: “拾文化”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听过其中的句子
      但可能没有读过全诗

    《十诫诗 》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之中,出现了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原文是藏语,没有诗名,这是后人的翻译)

这两句绝美的诗词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后来不少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去网络上查了全文,即是上边那首完整的《十诫诗 》,然后冠以仓央嘉措的名字在朋友圈流传。

 然而,这首诗并非全部是仓央嘉措所写,并且《十诫诗》一共只有十句,但网络上流行的版本都有十二句,多出了最后两句,但是其实,最后两句与前两句其实是同一句,因为年代久远,仓央嘉措写的原文已经不可考,但是他的原文翻译成汉语后,有了两种译法:

一个是于道泉翻译的现代诗形式: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另一个是曾缄翻译的古诗形式: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十诫诗 》除了前两句与最后两句之外,中间的句子是后人新加上去的,《步步惊心》的读者皎月清风在评文《最好的结局》续了第三和第四条; 另一外读者白衣悠蓝在评文《执手相看魂欲销——读<步步惊心>有感》中加续,添加了第五到第十条。所以这首诗,并非完全来自于仓央嘉措。


    《执子之手》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 牵尔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

    我, 抚尔秀颈, 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上边的这首诗词不知何时就在网络上流传了起来,也是被冠以仓央嘉措的名义,但是这首诗并非是仓央嘉措所写,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部分与佛教有关,而这首诗歌注重情感的表达,甚至在词语上,略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首诗词很长,而且有多个版本,在网络上盛传的这首据说是网络作家一度君华所写,出自于他的玄幻小说《冷面楼主和尚妻》,但是并没有得到证实,也有很多人推测,这首诗词和一直被误传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样,都是在某个人的基础之上,许许多多人合写而成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不负如来不负卿》的长诗,一直以来存有争议,并不能够判定是否为仓央嘉措所作,主要是这首诗太长了。

但备受舆论界肯定的一种说法是:这首诗中的“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仓央嘉措所作,其余部分可能是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的时候自己加上去的。

 曾缄先生是我国的著名翻译家,他翻译的“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这几句也同时广为人知。

而曾缄先生作为一个翻译家,他改动的幅度可能较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这首诗是仓央嘉措所作,倒不如说是仓央嘉措和曾缄先生一同所作,可能会更加令人信服,只是诗歌在流传之时,都会自动忽略它的翻译者,仅存原作者仓央嘉措,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误传。


    《信徒》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

    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上边的这一首诗歌,也并非仓央嘉措所写,而是一张叫做《央金玛》的唱片,在那张唱片里,有一首朱哲琴演唱的《信徒》,便是上边这首歌,后来这首歌被冠以《那一刻、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的名字在网络上走红。

但是这首歌的灵感是否来自于仓央嘉措至今仍有争议,也有人认为,这首歌的中的“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四句是根据仓央嘉措的诗歌翻译而来的,可至今仍旧没有被证实。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一首《见与不见》在2008年《读者》刊发之后,引起了诗歌界的轩然大波,而被电影《非诚勿扰2》引用后,这首诗歌更是广为人知了,等到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宫》的片尾曲,这首原本署名“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更是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当所有的人都被这首诗歌所征服的时候,一段并不美丽的误会也就此浮出水面,原来,这首《见与不见》并非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而是佛教徒扎西拉姆•多多所著。

这首诗歌的名字,也不叫做《见与不见》,而叫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也并非男欢女爱,而是表达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

 与以上诸多诗歌没有被完全证实的情况相比,这首诗歌已经被证实确实是扎西拉姆•多多所写,但是即便如此,仍旧有许多人以仓央嘉措的名字流传。

抛开被误传这个事情不谈,单论诗歌的话,不得不说,以上的这几首诗歌,都确实写的很唯美,这大概和仓央嘉措半生徘徊在佛法与情爱之间的传奇故事有某种相似,这估计正是世人愿意把这些诗歌归于仓央嘉措的原因吧。

  但无论怎样,这些诗歌的确很美很动人,它们都曾在我们的过往里,惊艳了时光。

    (文中图片版权归摄影师侯淦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