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设计服务> 正文
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下的艺术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08
来源: 言之有范

近年来,在诸多利好政策推动下,文化产业迎来了强劲发展期。文化产业展现出从“互联网+”到“文化+”的全新态势,VR、AR等新兴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在此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下,艺术设计也呈现出多元融合、创新驱动等诸多特点。

一、艺术设计之于文化产业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同其相关产业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这其中,艺术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艺术设计逐渐从传统的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向新兴产业靠拢。同时,艺术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设计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领域的应用。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来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是十大文化产业类别之一,其内容包括广告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迅速。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出明确要求。《意见》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基本建立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的格局。

针对我国当前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特别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将着力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根据不同地区实际、不同产业特点,鼓励先行先试,发挥特色优势,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二、相伴相生:艺术设计与新兴技术

随着时代变迁,艺术设计领域中,科技创新主导的特征逐渐明显。VR、AR、AI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艺术设计更具表现的张力,艺术设计也使VR、AR、AI等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二者相伴相生所催生的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 艺术设计与VR

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宠”, 近年来可谓势头强劲。2015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到5939亿元,同比增长22.9%。VR当属“新宠”中的“潜力股”,数字创意产业中VR增幅最大,达267.5%。VR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其潜在价值甚至已经超出了计算机与智能手机技术。除了游戏与影视这两个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它还应用于电视直播、新闻报道、医疗美容、旅游出行以及运动训练等领域。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VR技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为艺术设计增添了最具表现力、最逼真的表现方式。如今,包括SGA建筑设计公司在内的一众设计公司都开始尝试应用VR技术。VR的3D建模技术不但大大提高了设计师们的工作效率,还为艺术设计增添了最具表现力、最逼真的表现方式。同时,VR技术也为艺术设计人才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淘宝推出“Buy+”、达利博物馆推出“达利的梦境之旅VR体验”等,体现出 VR技术已逐渐成为艺术设计的手段之一。

2. 艺术设计与AI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日新月异。首先,依赖大数据技术的人工智能算法在“今日头条”取得的成功,无疑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多可能。此技术若应用于设计服务业,以此实现个性化信息流的大数据算法,对于供需的无缝对接将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未来先进的人工智能可以使复杂的技术操作转换为语音指令,从而大大降低设计师的门槛。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同样为艺术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拥有“审美”的机器人,是否会与设计师们“抢饭碗”呢?虽然人工智能于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对于科学技术的挑战,设计师们应提高自身创造力,从人的角度出发用创意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3. 艺术设计与AR

AR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美体现。如今,运用AR技术的舞台展示、AI设计等大大拓宽了艺术设计的边界。一方面,AR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对文物保护,博物馆展览展示具有积极意义。例如AR增强现实技术在“使艺术品活起来”的展览中的应用,通过扫描特定的画像,参观者可以看到动画化的场景,比如剥落的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等更加逼真地再现艺术作品及历史街区等。

另一方面,AR技术与设计的融合为手机应用程序设计注入新鲜血液。“Pokeman go”引发的全城寻宝现象已不难看出AR技术在手机应用程序设计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三、艺术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1. 艺术设计为体验经济提供独特体验

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使艺术设计不再拘泥于视觉构图、色彩构成等平面及空间设计。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主题设计深入生活而又让人们从现实生活中跳脱出来。

体验经济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服务、产品的艺术设计,为消费者带来了“这一个”的主题式体验,进而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星巴克就是体验经济的典型案例。星巴克从源头开始,首先,高品质的咖啡体验是星巴克体验营销的核心。星巴克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他们常年活动在拥有世界上最好品质咖啡豆的地区购买咖啡豆。并且,负责咖啡豆调制的员工都要接受“煮制极品咖啡”的课程。其次,感性色彩的环境体验,使星巴克咖啡成为人们除家庭公司以外的“第三生活场所”。

再次,调配师单独为顾客泡制等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品质一流的服务体验。最后,星巴克咖啡课堂、全球服务月等店铺之外的延伸体验将星巴克的品牌形象不只局限于咖啡本身,由此使顾客把来星巴克店后的美好体验延伸到更广阔的外部世界里去。

因此,体验经济时代下,抓住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个性需求,设计符合其体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体验到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才能够得到他们的忠诚和青睐。

2. 共享概念影响艺术设计理念

共享概念古已有之,在以人性思考为前提的艺术设计思维的驱动下,共享概念逐步发展成为共享经济。据统计,中国已经形成625亿美元(约4300亿人民币)的共享经济市场,并保持54%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共享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将会超过10%。共享经济的迅猛的增速,无疑对艺术设计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设计理念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一个颠覆者的角色在交通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Uber打破了传统由出租车或租赁公司控制的租车领域,通过移动应用,将出租车辆的供给端迅速放大,并提升服务标准,在出租车内为乘客提供矿泉水、充电器等服务,将全球的出租车和租车行业拖入了一轮新的竞争格局。

与Uber类似,Airbnb由两位设计师创始人在艺术展览会期间出租自己的床垫而引申出来。Airbnb,意为在空中的“bed and breakfast”,旨在帮助用户通过互联网预订有空余房间的住宅(民宿)。同样由于供给端的迅速打开,以及Airbnb所提供的各具特色民宿,Airbnb在住宿业内异军突起,预定量与房屋库存开始比肩洲际、希尔顿等跨国酒店集团。 

国内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的风行同样是共享经济时代下设计创意迸发的产物,诸如此类的共享经济产品设计已然改变了部分传统产业形态。艺术设计正逐渐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趋势更加明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轮驱动”的“双轮”之一。艺术设计将成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润滑剂。这里提到的艺术设计,区别于普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的设计,其艺术性更强、可持续性更强。如今,艺术设计思维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有所体现。交通系统的更新、社区文化的营造、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化等设计,将系统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性化效能,深度营造群众艺术文化活动。

地瓜社区,正是基于艺术设计思维对地下室进行的改造成果。经过改造的地下室一改以往的脏乱差,变成了具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的“蜂巢”。通过改造社区的地下空间来营造社区的青年文化,对接社区咖啡、儿童娱乐、阅览室、健身房等新的生活方式。单纯的空间设计由此完成了向社会关系营造的转化。

4.艺术设计向绿色生态设计方向发展

绿色环保是世界艺术设计的主题,绿色生态设计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原则: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 。虽然近期新能源开发捷报频传,但现今环境污染的现状仍不可小觑。绿色生态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更要从设计理念上变革 , 从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开始,使设计与社会共建和谐的生态系统。

Green Earth垃圾分类垃圾桶就是生态艺术设计的成功案例,将垃圾分类后装入贴有应用程序生成的用户二维码的垃圾袋,将垃圾袋扔进设计得像ATM机一样的垃圾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自己投放垃圾的记录并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回收而来的垃圾经过人工细分成30多个种类,再将塑料瓶、废纸等可再生垃圾卖给造纸厂等以此获利。自此完成了公益项目向商业项目的转化。2012-2016年,Green Earth垃圾分类垃圾桶覆盖服务了20万居民家庭,共计分类投放2700万次,总分类回收量为10520吨。

未来,艺术设计在公共文化服务与生态保护中的参与度将大大提升。同时,我也期待,艺术设计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