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产业研究报告> 正文
2010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报告
发布时间:2011-02-01

2010年堪称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提升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和“软实力提升”战略,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应有贡献。本报告基于2010年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整体情况,着重对八大重点行业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明确了2011年我市文创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杭州2010年文创产业发展整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据杭州市统计局初步统计,2010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700亿元,达7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6.2%,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以明显高于全市GDP的增速递增,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1.8%。文创产业已发展成为杭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亮点

1、发展目标实现战略升格。2010年5月,在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将“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确定为杭州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至此,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由地方战略升级为国家级战略。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成效的认可和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期望,同时也为我市文创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空间和外部环境。

2、园区集聚效应提升。2010年,认定中北创意街区等6家园区为第二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认定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复兴大院、LOMO园区)等24家楼宇为首批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楼宇。据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底,杭州市首批认定的十大文创园区建成面积为124.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7.16万平方米,增幅达85.01%;园区使用面积为52.7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54万平方米,增幅达27.99%;园区企业数量为1437家,同比增加600家,增幅达71.68%;园区就业人数为23074人,同比增加8042人,增幅达53.50%;园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加8.44亿元,增幅达25.15%。

3、上市融资取得突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创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培育对象认定、开展指导服务、兑现扶持政策、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推进文创企业做大做强。目前,中博展览、宇天科技、思美传媒等10家文创企业被确定为创业板上市培育对象,顺网科技、华策影视、宋城旅游等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创新,顺利完成首期6000万元的“宝石流霞”文创产业债券信托产品发行,29家融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实现零坏账,并新推出总规模达一亿元的第二期“满陇桂雨”集合债券基金,为63家中小文创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在杭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为各类文创企业积极提供融资服务,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等7家签约金融机构先后推出版权抵押贷款等融资产品。市文创专项资金共扶持文创产业项目217个(不含动漫、游戏类),撬动社会资本约65亿,其中民营项目97个,扶持资金达2336万。

4、会展带动效果显著。201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共吸引了47个国家和地区的365家动漫企业参展,161万人次参加了动漫节各项活动,签约项目近200个,成交总金额达106亿元,实现了节展“人财两旺”。中国国际动漫节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动漫盛会。2010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共吸引16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参展,国内外观众突破30万人次,完成签约项目36项,项目意向成交及意向投资额达32亿元,实际成交额及项目落地资金达13亿元。此外,杭州按照“精、专、特”的办展思路,创新推出了首届杭州创意生活节,成功举办了2010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2010“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等多项重要创意活动赛事。

5、品牌培育成绩斐然。2010年,杭产动画《梦回金沙城》成功入围第83届奥斯卡;中国国际动漫节被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节展”;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唯一的“最佳动画产业基地奖”;之江文化创意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命名为“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影视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被文化部授予第3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浙大网新、阿里巴巴、浙江中南集团等跻身全国民营500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山南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园区”、“2010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最佳园区奖”。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杭州被列为候选城市。目前,“中国动漫之都”、“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中国女装之都”等文创行业品牌进一步打响,品牌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6、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继续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新引进孟京辉、赵志刚等创意名人;继续实施“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选派叶萌芽等6位设计师到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和美国纽约时装学院留学。全新推出12期创意力量大讲堂,广邀国内外文创领域专家学者,与杭城创意阶层互动交流,2010年全年共举办12期,专业受众超过1.5万人,同步聚集了近千人的创意圈子。成功举办第26期复旦大学“工业设计与创意”专题研修班,新认定了7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8家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实训大学生2923人。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引进与培养、引人与引智、借名与借势”相结合的文创产业人才建设机制,为文创产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

7、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成功组织赴台开展文化交流访问,举办杭州文创产业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在台湾文化界、新闻界引起热烈反响;赴香港参展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参加香港设计营商周和科技创新展等活动,有效扩大了杭州文创产业的影响力。成功引进了玉皇朝集团、四金国际建筑设计等近20家港、澳、台文创企业。组织杭州动漫企业赴法国参展第二十五届戛纳秋季电视节。举办2010国际创意设计头脑风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高峰论坛、“创意香港·品牌中国”杭州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搭建产业信息交流平台。

8、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全市13个区、县(市)文创办组建工作均已完成,新设立的文创办均为当地正局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人以上。成立杭州市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3个区、县(市)均已成立相应机构。成立杭州市两岸四地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小组,进一步推动两岸四地在文化交流、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经贸洽谈、宣传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三)瓶颈制约

1、县域文创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区域性文化差距及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从资产上看,2010年末,萧山、余杭及五县市(以下简称县域)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资产450.15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的23.5%;从收入上看,县域全年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10.3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的28.2%;从从业人员上看,县域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为9.6万人,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的34.2%;而2010年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实现GDP总量达3057.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1.4%,县域文创产业发展与当前杭州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

2、文创产业园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杭州的一些文创园区仍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周边配套设施不全,工作和生活设施不足,而且缺乏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和融资平台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令入驻企业不能安心长期在此发展,园区难以形成自有的创意品牌,更难以形成具有生机和带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从产业集聚动力及效应看,目前杭州文创园区仍然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脱节等问题,从而原创产品和关联产品、衍生产品无法形成互动发展,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效应。就单个园区来说,企业数量不多,产值较低,经营业态差异化程度较大,就全市范围而言,主要文创园区区域范围普遍较小,分布较散,未形成地域集群,产业集聚度不高。

3、文创企业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杭州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来看,2010年末,全市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共计1981家,占全部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的49.7%,全年实现主营收入72.31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0%,平均每个企业实现主营收入为365.01万元,杭州文创产业单位主体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具有全国首位度和行业领先水平的文创龙头企业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创企业。

4、文创产业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杭州已先后制定出台了文创产业财政投入、投融资、园区建设、人才开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与其它位于文创产业发展第一方阵的城市相比,在扶持力度、政策针对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

5、文创人才结构性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从行业人才来看,杭州主要是针对文艺家的培养与引进,在服装设计、动漫设计方面也有所注重,但是文创产业范畴较广,各行业所需人才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所以各行业内部的人才建设内容较为缺失;从区域来看,现有的人才政策大多是市级层面,各区、县(市)的人才政策大多还没有制定;从人才结构来看,管理服务部门中能够担负规划、指导和管理、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相对不足,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创意、技术、营销、策划、经营类人才严重不足,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创意创业人才不足。

(四)面临机遇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杭州文创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消耗少、低污染、高附加值、渗透性强等特点,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由低端价值向高端价值提升,由挤占市场需求向创造市场需求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由依托现有优势向创造新的优势转化。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省委、市委也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文创产业发展制定了战略部署。这既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

2、“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此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传统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中国的文创产业却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实现逆势上扬,引起各国重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各界对发展文创产业的认识将进一步提高,文创产业将继续发挥反向调节功能,推动传统产业创新提升,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和发展,并在更广泛的领域上系统性创新;此外,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企业家投资文创产业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银行信贷约束也将得到不断缓解。这都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3、《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在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表述为杭州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之一,这不仅意味着杭州的发展目标实现了战略升格,同时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中还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这势必会为杭州发展文创产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空间和外部环境,并将引导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进入杭州的文创产业领域,从而成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4、消费结构升级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区域经济结构将开始从生产型为主向以消费型为主转变,其中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出明显增加趋势。2010年杭州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68398元,根据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103美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人均GDP均突破1万美元的城市。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杭州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加速转型,消费能级将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这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杭州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数据分析

(一)产业整体数据分析

1、总量增加,支柱地位继续巩固。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700亿元,达到 702亿元,增长16.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11.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结构优化,核心层引领发展。2010年,全市文创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460.36亿元,增长19.7%,占全部文创产业的65.6%,比去年提高2.0个百分点;外围层实现增加值241.64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文创产业的34.4%。其中,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的产业实力位居前三,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43.91、100.11和99.51亿元;信息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设计服务业发展较快,发展速度分别为44.2%、18.4%和17.5%,高于全市文创产业增速28.0、2.2和1.3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2010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增加值情况表

 

增加值(亿元)

比重(%

可比价为上年(%)

文化创意产业

702.00

100.0

16.2

核心层

460.36

65.6

19.7

其中:信息服务业

143.91

20.5

44.2

设计服务业

100.11

14.3

17.5

现代传媒业

57.82

8.2

3.7

艺术品业

26.92

3.8

3.4

教育培训业

99.51

14.2

10.9

文化休闲旅游业

23.69

3.4

18.4

文化会展业

8.39

1.2

1.8

外围层

241.64

34.4

10.1

注:因动漫游戏业包含在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和基础软件服务行业中,无法单独测算增加值。

3、产业规模扩大,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末,全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资产总计1914.89亿元,增长24.9%,其中核心层资产总计1580.77亿元,增长27.8%;外围层资产总计334.12亿元,增长12.9%;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文创产业也逐步成为杭州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201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文创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为28.06万人,增长13.9%;其中核心层从业人员23.44万人,增长14.6%;外围层从业人员4.62万人,增长10.7%。

4、收入快速增长,龙头企业带动力强。2010年,全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457.62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主营收入超亿元企业336家,实现主营收入956.25 亿元,增长34.6%,占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主营收入合计的65.6%,增速高5.2百分点,对全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主营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4.1%。从全年走势看,文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季加快,其中,一季度增长26.7%、上半年增长27.8%、全年增幅达到29.4%,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详见表2)。

 

(二)分行业数据分析

1、信息服务业。成功举办2010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吸引近2万人次专业买家、观众,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百亿元。互联网产业整体发展良好,各细分领域产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行业B2B网站发展迅速,阿里巴巴等领头企业纷纷加快行业扩张;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技术创新为主逐渐转移到以业务模式创新为主,并推动许多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2010城市软件服务业竞争力发展报告》对四个直辖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软件服务业综合分析,杭州软件服务业各项指标均处于各大城市前茅;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居各大城市第四位。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79亿元,同比增长30.1%;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9.43亿元,同比增长39.3%;从业人员达5.8万人,同比增长18.7%。

2、动漫游戏业。2010年杭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由市财政每年投入7000万元设立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企业稳定和壮大、作品出版和传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杭州市在册动漫企业202家,其中动画66家、漫画10家、游戏68家,其他相关企业58家,2010年生产原创动画片42部3.50万分钟,完成漫画14部,完成游戏491款,产量、质量继续居全国领先;实现营业收入18.27亿元,同比增长1.08倍,实现利润8.15亿元,同比增长8倍。《乐比悠悠(教育系列)》、《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等8部杭产原创动画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2010年度优秀动画片。浙江中南卡通有限公司在2010年中国动画年会上获最佳动画企业奖提名奖。在2009年度少儿精品发展专项资金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名单中,杭州原创动画分别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1个鼓励奖,取得国家奖励198万元,占全国优秀国产动画片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的1/4以上。杭州已形成动漫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即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建设“动漫之都”为目标,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平台,以全国领先的产业政策为保障,以名家名气名校为支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坚持量质并举塑造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动漫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

3、设计服务业。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成功举办2010年中国杭州工业设计活动周、“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奖赛、“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创意杭州”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活动;首次引进德国iF国际论坛设计有限公司来杭举办2010年iF获奖作品展示暨颁奖仪式。在规范行业行为方面,认定杭州和达文化创意产业园等4家园区为首批杭州市级特色工业设计园。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设计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13亿元,同比增长36.6%;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1.35亿元,同比增长41.6%;从业人员达9.3万人,同比增长17.6%。

4、现代传媒业。出台《关于推进电影院线建设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为繁荣电影市场提供政策支持。杭产影视精品不断涌现,电视剧《东方》列入建党九十周年6部重点电视剧之一,电视剧《毛岸英》、《我的美丽人生》、《牵挂》、《流行蝴蝶剑》、《解放大西南》等5部杭产电视剧在中央一套先后播出。长城影视、华策影视等民营影视企业发展迅速,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杭州。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全媒体转型,目前,全市移动电视接收终端总量突破4000辆(艘),信号覆盖主城八区及周边县市,“华数电视淘宝商城”和“淘花网”两大平台正式上线,杭报集团“一报一网”格局全面形成,其中杭州日报网单日页面点击量突破150万,杭州日报推出手机终端“城市通”,率先从传统纸媒迈向报、网、手机三合一全媒体。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现代传媒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96亿元,同比增长19.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1.06亿元,同比增长64.8%;从业人员达2.6万人,同比增长8.4%。至2010年末,杭州拥有电视台2座22套节目,广播电台9座18套,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达215.21万户,增长5.7%,其中数字电视134.79万户,增长29.1%,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出版报纸20.51亿份,杂志0.76亿册,图书3.01亿册。

5、艺术品业。成功举办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第十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2010意大利“生活文化交流周”、2010跨越欧亚世博行——对话文明·中法艺术家世界遗产发现之旅作品展、2010杭州美术节等节展活动,加强杭州与国内外的艺术合作与交流,其中,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共吸引意大利、台湾、北京、上海等38家国内外专业艺术机构,展出150多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艺术品成交额1000万元人民币。西泠印社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会连创新高,春拍共有2534件艺术品成交,成交率近90%,总成交额6.526亿元,秋拍总成交额高达10.8亿元。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艺术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34亿元,同比增长27.5%;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53.6%;从业人员达1.7万人,同比增长0.9%。

6、教育培训业。出台《关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民办教育的积极性,为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了杭州自考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与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锐拓科技有限公司、陈氏玻雕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第一批教育培训业创意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国内第一家自考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指导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已形成“求是”、“飞越”、“江南艺校”等多个特色培训中心。继续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通过实行“双证制”引导高校学生参加技能培训与鉴定,引进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并进一步将SYB创业培训与模拟公司创业实训对接,尝试“8+X”培训模式,并逐步推广。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教育培训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26亿元,同比增长23.1%;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4.0%;从业人员达5.9万人,同比增长4.8%。

7、文化休闲旅游业。受世博拉动,文化休闲旅游业成为2010年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最为强势的门类。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文化休闲旅游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32亿元,同比增长55.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271.1%;从业人员达1.5万人,同比增长9.3%,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国内旅游者分别为275.71和6304.89万人次。重点文化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南宋御街完成有机更新项目续建,并结合周边区块建设,优化业态布局;“大美丽洲”良渚文化旅游综合体一期建成;西溪湿地城市(国际旅游)综合体、余杭径山禅茶文化旅游综合体、桐庐分水江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等都在进行规划编制和相关建设中。加大美食、旅游演艺、疗养保健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培育力度,开展“2010年度最佳休闲生活体验点”评选活动、2010王星记扇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进一步打造休闲生活品牌;《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等旅游演艺产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印象西湖》启用了中英文版本门票,并在宣传折页、视频、广告片及原声大碟外包装等方面均采用多国语言标注。

8、文化会展业。2010年,杭州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平台,精心策划“国际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参与上海市博会杭州国际文化交流周活动等,与67个国家的驻沪总领馆、230个世博会参展国家馆、城市馆、国际组织馆、国际企业馆以及200多个世博会国际表演团队等建立了联系合作,与世博会注册媒体以及境内外重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文化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达到新高度,并先后获得“中国会展业金海豚奖”、“重要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等诸多殊荣,“国际会议目的地”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此外,杭州还以西博会为平台,联动发展大杭州文化会展业,全年举办国际性会展28个,全国性会展32个,地方性会展96个,展览总面积突破160万平方米,举办会议项目8120个,举办各类节庆活动200余个。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杭州文化会展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1亿元,同比增长24.0%;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105.9%;从业人员达0.3万人,同比减少0.6%。

三、2011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突出重点和统筹协调相统一,大力实施“软实力提升”和“服务业优先”两大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总量、优化结构、联动发展”为主线,加快文创产业发展,积极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1、提升总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的作用,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完善落实产业政策,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研究建立文创产业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文创产业核心层,稳定发展文创产业外围层,不断扩大产业总量规模。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不断提升文创产业的利税贡献度;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培育一批名园名企名人名作,推动全市文创品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提升原创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辐射带动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文创产业核心层,不断提高核心层在文创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强八大重点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带动力,进一步提高文创产业在全国的首位度。深入开展重点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培育工作,引导大企业做强、做优主业,推动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快上市。强化规划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市级文创产业园区(楼宇)建设,积极培育新兴文创产业园区和创意楼宇,积极推动园区加快实现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从扩容到提质、从增量到增效的转变,为全市文创产业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

3、联动发展。坚持城乡联动、优势互补,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对五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五县(市)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力度,不断改善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动漫节、西博会、中国杭州文博会等平台,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国际交流,特别是重点推动杭州与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文创产业的“融合、提升和渗透”功能,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与工业、旅游业、建筑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创意与生活相结合,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二)发展目标

2011年,产业发展总目标是力争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以明显高于GDP的速度递增,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左右。具体从四个方面来考量: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文创产业核心层限额以上企事业单位营业收入在全市限额以上企事业单位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发展贡献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财源经济,2011年全市文创产业利润收入以明显高于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的速度增长。三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11年,全市文创产业就业人数力争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新引进国内外创意名人3-5人,大学生实训力争达到3000人次。四是园区集聚进一步加快。2011年,市级文创产业园区(楼宇)集聚企业家数力争超过2000家,全市文创产业园区集聚企业家数力争超过4000家。

四、2011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起好步、开好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杭州重要支柱产业,应加强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完善落实规划政策

编制完成《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有关区、(县)市加快编制出台“十二五”文创产业子规划。落实现有的财政税收政策和投融资扶持政策,完善市文创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拉动社会投资,扶持产业发展。完善文创产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多种形式举办文创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鼓励在杭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适合中小文创企业的融资产品。抓好“满陇桂雨”文创产业集合债权基金的管理工作,推出1亿元规模的新一期文创集合信贷产品。抓好市文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行工作。加大文创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兑现现有扶持上市政策,鼓励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开展《“十二五”时期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瓶颈问题与对策研究》、《杭州市文化创意版权开发与应用问题研究》等重点课题调研,为打造全国文创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二)着力推进产业集聚

加快推进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市级文创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工业设计创意园区,进一步推进新兴文创园区和创意特色楼宇建设,不断推动文创园区向城市组团和县市延伸拓展。培育产业链条,丰富园区产业生态,加快提升文创园区竞争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评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标杆园区。完善文创产业重点企业库,建立市文创委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大市文创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及大企业大集团、总部企业。充分发挥市两岸四地文创产业工作推进小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协作机制,赴台湾、香港等地开展推介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港澳台及外资知名企业、机构,推动两岸四地在文化交流、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经贸洽谈、宣传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三)深入实施品牌工程

抓好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011中国杭州文创产业博览会两大重点会展活动,力争在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及产业带动性方面取得突破。继续推出“创意生活节”,力争在办节的范围、受众、形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精心培育“动漫春晚”、“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国际纹样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品牌。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为主题,积极开展申请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相关工作,为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增添新“引擎”。

(四)加快建设人才队伍

在“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专项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加快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暂名),建立“1+8”式的人才开发体系。制订大学生创业孵化政策,继续抓好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工作。积极做好文创产业大学生创业实训工作,全年实训大学生力争达到3000人次。不断提升“西湖创意市集”和“酷卖街”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继续举办“创意力量大讲堂”,为青年设计师、大学生创意团队等各类创意阶层搭建平台,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有效增强工作合力

加大对各区、(县)市文创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着力促进全市文创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健全市文创产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制度及联系人例会制度、市级文创园区(楼宇)联系人例会制度、产业信息报送制度等。切实做好产业统计,定期发布文创产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以各区、县(市)和行业牵头部门为重点,适时开展考核督查和先进典型的评选工作。组建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暂名),按照“一业一会”、“专业专会”的理念,加强各重点行业协会的建设,为文创企业打造交流合作、行业自律、权益维护的平台。建立市校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筹建杭州市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暂名),充分发挥中国美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在杭高校的优势,推动市校在项目开发、会展赛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