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舞剧《遇见大运河》全国巡演63场,观众达11万人次
发布时间:2015-07-24
<p style="text-indent:2em;"> 相伴着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之路,杭州歌剧舞剧院历时3年全力打造的舞剧《遇见大运河》自2014年首演至今,先后走进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等省运河沿线的14个城市,全国巡演63场,观众达11万人次,行程近3万公里。</p>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是一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观念的艺术家和文化遗产保护者,向人类文明的共同致敬之作。它不仅艺术地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风貌,而且强烈地表达了对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实思考和判断。</p> <p style="text-indent:2em;"> 启&middot;舞台光影</p>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幕拉开,一束追光,定格舞台中央&mdash;&mdash;那条在桨声船影里流淌了1000多个春秋的京杭大运河,此刻幻化成无数水珠,滋润人们心田。</p> <p style="text-indent:2em;"> 时光定格在2014年5月21日,一个美妙的初夏之夜,杭州大剧院,《遇见大运河》首次精彩亮相的情景。</p> <p style="text-indent:2em;"> 是夜,沉浸在无比兴奋中的观众,用掌声一次次将天幕拉近又推远:一群寻踪大运河厚重历史的现代人,抱着对大运河文化各自不同的理解、感受,抒发出他们对中国大运河的深深眷恋与热爱,并与&ldquo;开凿、繁荣、遗忘、涅槃、又见运河&rdquo;来展现运河历史的这一条情节线错综交织,让观众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这条流淌了千年的运河,体验这条河流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p> <p style="text-indent:2em;"> 画面定格、时空交替。曾凯扮演的男主角承望,一个对运河历史充满敬畏之心的现代人&mdash;&mdash;他跟随着女主角周可扮演的水灵的脚步,看到了大运河在各个历史阶段创造出的一幕幕辉煌。而首次在舞剧中开口说话的历史学家吕叔、旅法设计师微米、运河保护志愿者小弟、造型师醒生等主创团队,则以各自的专业角度,从运河边遗存的建筑、码头等一点一滴中寻觅运河文化的灵魂所在。</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世世代代的杭州人,用勤劳和智慧呵护了大运河,而对它的诠释和再现正是《遇见大运河》的历史担当&mdash;&mdash;这部作品令人感动的正是汲取了现代派作品的表现元素,大胆地在舞蹈语汇中注入了行为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自然与大爱相结合,在带给人们心灵震撼的同时又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 <p style="text-indent:2em;"> &ldquo;可以说,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部作品。冥冥之中我感到它赋予了我一份使命,对民族历史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使命。&rdquo;因为运河申遗的机缘,3年前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选择了这个题材。</p> <p style="text-indent:2em;"> &ldquo;越接近它就觉得了解它越难。难就难在千年的运河不是一部戏就能完全体现的。&rdquo;创作之初,无数个不眠之夜,崔巍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她先设定了一个男主人公,代表着当代的我们,传承着大运河的文化。可是,心中的那个女主人公却迟迟找不到。&ldquo;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有了人,才有了河,有了河,才有了千年的繁华。这一切,惟有河中流淌的水见证过。想到这一点,我兴奋了,我找到了&lsquo;水&rsquo;,找到了女主人公!&rdquo;于是,人与水,在《遇见大运河》里相恋了。&ldquo;爱情故事哪儿都有,但是因为有了&lsquo;水&rsquo;,这个爱情故事才只属于大运河。&rdquo;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爱情,最终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为《遇见大运河》赢得无数的喝彩声。</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业界,崔巍是出了名的&ldquo;快手&rdquo;。而《遇见大运河》,却让观众等了三年有余。其间,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遇到了不为外人所知的困难,也听到了不绝于耳的质疑。</p>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幕闭合,追光渐暗,崔巍定格舞台中央&mdash;&mdash;掌声中她流下了幸福的泪水&hellip;&hellip;此刻所有的不理解、不痛快、不信任,都变成美丽泡影,融化在大运河千年流淌的水声里&hellip;&hellip;</p> <p style="text-indent:2em;"> 承&middot;现实回响</p> <p style="text-indent:2em;"> 掌声终于化作了激动人心的喜讯。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ldquo;中国大运河&rdquo;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夜辗转难眠的崔巍带着演员们将舞台搬向运河,在杭州拱宸桥头与运河儿女共同庆祝运河申遗的成功。观众至今深深地记得,就在首演的同时,崔巍就启动了主题为&ldquo;我的水故事&rdquo;的征集活动,以此号召公众共同保护水资源,保护大运河。2014年4月13日,《遇见大运河》迎来了第一批&ldquo;我的水故事&rdquo;征集活动筛选的百姓代表,他们进入排练厅观看舞剧片段。于是,一个个从小生活在水边、对家乡水有着特殊情结,并有着不一样水故事的主人,纷纷与主创团队和演员们面对面交流。</p> <p style="text-indent:2em;"> &ldquo;大运河申遗成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之所以一次次带着演员们来到运河,是一种还愿也是一种感恩。&rdquo;在崔巍心里,这是一部由台上艺术家与台下观众共同来完成的作品,观众的参与和观赏,成为支持保护大运河的一种文化行为,也成为&ldquo;保护大运河&mdash;&mdash;一人、一票、一行为&rdquo;的有力见证。</p> <p style="text-indent:2em;"> 《遇见大运河》艺术顾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其实,一条运河里头,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魂。文化、经济、军事它有太多故事,如果不给大众百姓讲出来,就太可惜了&hellip;&hellip;</p> <p style="text-indent:2em;"> 我们欣喜地看到,崔巍将舞台的呈现转向民众的参与&mdash;&mdash;让大众承接水故事: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它不仅仅只是一部舞剧,它是全中国人民保护运河的共同心愿与行动,也是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播的一次提取、展现与表达。</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运河边,《遇见大运河》团队与&ldquo;绿色浙江&rdquo;环保组织、娃哈哈集团共同联合,发起了遇见大运河&ldquo;公益心愿瓶&rdquo;征集活动,并将所征集到的善款捐给绿色环保组织用于&ldquo;五水共治&rdquo;事业。</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运河岸,大运河保护志愿者和参与&ldquo;我的水故事&rdquo;的市民们,把写下满满对大运河的爱和祝福装进了《遇见大运河》的心愿瓶中,目送它缓缓飘向远方&hellip;&hellip;而这一路,心愿瓶又将会遇见更多的同路人,与他们一起为美丽的运河祝福。</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运河畔,当舞中的男女主角曾凯和周可从拱宸桥一路舞蹈而来,与大众百姓一起共同起舞时,运河漕运的盛大场景,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历史风物。</p> <p style="text-indent:2em;"> 转&middot;校园吟唱</p>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是一部没有句号的史诗,校园里的每一次遇见都是新的故事、新的开始。</p>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运河成功申遗后,崔巍联合&ldquo;绿色浙江&rdquo;环保组织,并结合浙江&ldquo;五水共治&rdquo;举措,将舞台从大众百姓传向莘莘学子: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mdash;&mdash;水故事进校园&middot;让我遇见你。</p> <p style="text-indent:2em;"> 2014年9月25日,第一站走进浙江大学。许多师生在排练场先睹为快:黑色紧身衣,赤脚或者穿舞蹈鞋,膝盖、手肘或多或少绑了绑带,随着时而激昂时而沉重的音乐,几十位舞蹈演员翩翩起舞,没有灯光,没有舞美,没有舞台服装,甚至没有化妆&hellip;&hellip;&ldquo;大运河,一个我很熟悉的名字,一条对我而言又很陌生的河流,因为一部舞剧,踏入了我的心里。《遇见大运河》让我第一次读懂这条承载着历史与使命的大运河。&rdquo;浙大学生李晔如是说。</p>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场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ldquo;高雅艺术进校园&rdquo;活动中,杭州歌剧舞剧院先后走进浙江大学等38所高校演出,每场演出,偌大的剧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挤满了学生。</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与此同时,《遇见大运河》团队还根据不同学校的风格特色,设计了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互动活动,在演出现场学生们向社会发出了&ldquo;还自然一片清澈&rdquo;的美好心愿,观众席瞬间变成了一片蔚蓝的世界。在&ldquo;水故事进校园&rdquo;专题演出现场,师生们有感而发,一场文艺演出,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这部戏承载了历史,承载了艺术的真善美,承载了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p> <p style="text-indent:2em;"> 浙江高校巡演结束后,崔巍欣喜地看到许多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讨论这部剧,观注大运河的历史、现实和未来。&ldquo;也就是这一刻,我突然很想去了解她,这种了解不是在课本中的死记硬背,不是在舞剧中的一知半解,而是真正一点一滴地去了解她。这就是我与她的遇见。&rdquo;&ldquo;当我看到运河被破坏时,心痛不已,我们要好好爱护身边的河!&rdquo;&mdash;&mdash;这是大学生们的观后感。崔巍说,让更多人关注大运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是这部剧要传达的。&ldquo;当我看到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这部剧而受到触动时,我觉得,之前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dquo;</p> <p style="text-indent:2em;"> 合&middot;文化惠民</p> <p style="text-indent:2em;"> 当&ldquo;流淌的历史&rdquo;相逢&ldquo;舞动的艺术&rdquo;,《遇见大运河》便迎来更多的合拍者。</p> <p style="text-indent:2em;"> 就在全国舞剧每张票价几百至上千元,一不小心就曲高和寡的同时,崔巍为了让剧目接地气,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走进剧场感受高雅艺术,她让《遇见大运河》在票价上走了一个彻底的亲民路线:&ldquo;不打折,不送票,最低票价60元,最高票价180元,一般老百姓都看得起。因此《遇见大运河》从一开始就彻底走出小范围的文艺圈子。&rdquo;但让崔巍始料未及的是,在首次公演的3天中该剧创下了票房的奇迹:一台舞剧,场场爆满,就连甚少使用的三楼观众席也是座无虚席&mdash;&mdash;此举收获了更多普通百姓的关注和追捧。</p> <p style="text-indent:2em;"> 有了好的开头,也坚定了拓展全国巡演的信心。不断地走出去,让这部舞剧日渐成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掌声和认可,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p> <p style="text-indent:2em;"> 今年1月29日晚,洛阳突降暴雪,温度骤降到零下4摄氏度,但洛阳剧院座无虚席,观看《遇见大运河》的观众热情高涨,场内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与场外的寒冬形成了鲜明对比。开演前,一位踏着厚厚积雪匆匆走进剧场的老人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花,一边笑呵呵地说:&ldquo;现在洛阳已经看不见大运河了,但我们老年人对大运河还是挺有感情的,所以这个戏我一定要来看。&rdquo;</p> <p style="text-indent:2em;"> 巡演的过程,其实也是作品打磨和雕琢的过程。63场演出,每一场,崔巍都会坐在台下不起眼的角落里,看观众的反应,挑剧中的瑕疵。发现问题,马上就改。有一场,表现运河被污染的场景,舞台上飘起长达10分钟的&ldquo;雾霾&rdquo;。这&ldquo;雾霾&rdquo;,首演的时候用的是碎纸,效果虽然也不错,但未达到理想效果。后来,主创人员拿出爱迪生发明电灯式的执着,一场一场地试,绿豆粉、黄豆末&hellip;&hellip;最后,找到了最佳&ldquo;雾霾&rdquo;&mdash;&mdash;茶叶碎末。</p> <p style="text-indent:2em;"> 今年6月25日,在纪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一场隆重庄严的祭治理大运河功臣宋公、白公仪式在山东济宁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遗址的运河古道旁举行。这是《遇见大运河》剧组继在安徽泗县与300位村民共同演绎了&ldquo;万里红线&middot;守护运河&rdquo;行为艺术后的又一场全民守护运河行动。以此祭拜那些为了开凿、治理运河,充满智慧、无私奉献的祖先以及伟大的劳动人民。</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人们看见,在江苏、在安徽、在河南&hellip;&hellip;演出之外的公益文化活动一直在延续,一直在蔓延,让人们在观剧的同时,也接受文化的浸润。如观众们所说,《遇见大运河》传递着运河文化,是连接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