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教育培训> 正文
走到新媒体平台上的中国文学大师课 透过文学 看见人生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 浙江日报

作为名校资深的文学教授,陈思和未必没有怀疑过。但他却仍愿相信,文学里,有着人生的答案。

这也是为什么,当陈思和教授的一位学生找到他,邀请他领衔的高校中文系教学团队,一起来打造一个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的音频课程时,他为此设计的主题就是“文学和人生”。

目前,这个循着人一生的生命信息来串联的《中国文学大师课》,在喜马拉雅APP的播放量超过了1500万次,同名图书也已经出版。

打开,搜索,我们可以听到22位中国文学界顶尖作家和学者的声音,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王蒙、严歌苓、叶兆言等著名作家也纷纷亮相,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100部作品,讲述他们各自对于人生的理解。

这个节目,这本书,在解读文学的同时,或许可以解答其他一些话题,比如当学院里的教授遇见新媒体,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1

与陈思和教授见面是在离海伦路地铁站不远的一家咖啡馆,这里也离鲁迅故居不远,离郭沫若故居不远,想必许多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在附近出现过。

陈思和教授着力于现代文学研究数十年,学术成就斐然,多年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样桃李天下。

但在学生请他出山做音频节目时,陈教授已经转岗为学校图书馆馆长,另有所忙。他笑着说,连坚持了三十多年的现代文学史基础课也不上了,只是指导几位博士生读读书而已。

可那位叫孙晶的学生开了口,即使有朋友劝阻,怕他被所谓的流量弄得疲惫不堪,怕他不能适应这类以商业为前提的文化活动,陈思和教授却一时找不到推辞的理由。

这不能推辞的理由,则可以从他后来的回忆里找到。

陈思和教授说,从他自己做学生开始,在课堂上就不断地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他们可能是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也可能是来自热爱文学的自学者,甚至有退休的、无业的人员。他们端了小凳子,悄悄地坐在教室的空余地方。

“考进高校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本就不多,能够考上复旦这样名校的幸运者就更少,如果我们的人文教育资源能够与他们共享,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陈思和说。

“另外一种经验,相信许多人都会遇到,出租车司机们边开车边收听节目。”陈教授接着问,我们的上课内容天然的就是音频节目,它能吸引一位司机的耳朵吗?

事实上,这个做音频节目的建议在同事们那里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他们有兴趣而且有信心,都有点出乎陈教授的预料。

教学团队被迅速地组建起来。整个团队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为主,也吸收了一部分其他院校的教师,参与者包括郜元宝教授、张新颖教授等。许多著名作家听说了之后,也加盟现身说法。

陈教授谦虚地说,他只是挂名领衔,参与主持了若干课程。这次音频课程的上线,更像是对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次社会检验。

他说:“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知音。”

2

面对一次全新的探索,陈思和及他的团队的思路清晰,这一次,要做一点学术著作做不到的事情,跟课堂上不一样的事情,不能简单地将文学史教程搬上网络,尤其是,不要局限在原来的对象里。

陈思和教授说,要问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来听文学?是为了考研吗?为了做研究吗?肯定不是。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潜在的受众肯定是文学爱好者,他们不一定读过这每一篇文学作品,但期待从我们的讲述中有收获有感触。文学课要关心每一个陌生的听众,让他们知道在今天读文学是有用的。

于是,《中国文学大师课》的架构建立起来了:生命的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行走、困顿、生活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十大主题贯穿其中,串联起了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金锁记》,也串联起了陈忠实的《白鹿原》、王安忆的《长恨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整个课程的序篇是鲁迅的《补天》,主讲者是郜元宝教授。陈思和也有自己的理解:“这篇文章非常有趣,写人是怎么诞生的,这个女娲很现代,读这个片段就感到女娲不是小家碧玉的女性,而是超人的形象。可以想象人类是在怎样一个灿烂辉煌的环境中创造的,从中也可以读到人类的尊严和骄傲。”

课程的篇目和传统的现当代文学选本也有不小的差异。第一个单元“诞生”选了4篇,除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其他如徐志摩的《婴儿》、冰心的《分》和铁凝的《孕妇和牛》,都不是特别知名的篇目。

即使在那些特别著名的作品中,解读者也往往另辟蹊径,不断提出有意味的人生之问。

郜元宝教授解读鲁迅的《社戏》:一场普通的乡村社戏,为什么成为鲁迅记忆中最好的戏?

他特别表扬了文中的三位大人,被偷罗汉豆的六一公公,非但不生气,反而问孩子们,豆可中吃吗;外祖母见孩子无法看戏,一直不停安慰孩子。

更重要的是母亲,一有机会,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坐航船,去五里之外的赵庄看夜戏。“这可不是一般的母亲所愿意、所敢做的决定”。而且,她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克制住了和孩子们一起去的念头。

郜元宝教授问道:“如果那天母亲自己去了,或请某个大人帮助照看孩子们,还会有孩子们那么多的开心之事吗?还会有这篇温暖而美好的小说《社戏》吗?”这大约会引发许多家长的深思和共鸣。

陈思和老师花了3个课时来解读曹禺的《雷雨》,却将第1课用来讨论剧中一位名字都没有的女子,周朴园的第二任妻子。

周朴园一直保留着梅侍萍用过的家具,直到30年后,繁漪都变得神经质了。可想而知,前面一任妻子在周家生活得更加委屈,也更加痛苦。

剧中人物的记忆里都没有她的信息,但我们可以推导出,她在这个家庭里也许只有三五年时间,像一个影子,一点生命痕迹都没有留下。《雷雨》的几个版本里,都找不到这个有钱有门第的女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或怎么样的结局。

“就好像是英国小说《简·爱》中那个阁楼里的疯女人一样。”陈思和教授说,“是一个空白,表达了旧时代的中国妇女最悲惨的命运。”

总之,陈思和教授说:“这次我们要让人生来做主角。人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而文学作品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里面所讲到的一些道理、描写的一些情境,其实很可能是你在某个人生阶段当中,可以提供参考的。”

3

起先老师们不太习惯在录音棚里讲课,在大学教室里,上课的过程有言语的交流也有思想的碰撞。从课堂到录音棚,有一个重要的切换:讲述感。

这种讲述感对文稿的要求很高,真正的漫谈式的讲述,音频节目其实是没有办法接受的。老师们每次录音之前,都要准备好稿子,进录音棚后流畅地念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换个方式讲。从选题、提出问题,到字里行间都是挑战。

音频播出一段时间后,不少网友惊呼超出了他们的期待,陈思和经常会收到来自边远地区听众的感谢,几乎每条留言陈思和都会看,包括一些批评的声音。

“虽然讲师都是学者教授,但并不高屋建瓴,而是从人性、人情之常的角度切入,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提升读者对于人生的观察、体悟能力,所以总体很朴实,平易近人。”有网友在喜马拉雅收听了《中国文学大师课》后,如此评价。

作为总策划,陈思和教授甚至觉得听到的批评声音不够多,担心是不是平台把留言筛选过了。

显然,文学和人生,在这个快消费的时空里,仍然是可以有魅力的。

陈教授在为书写的序言里感慨地说,在社会上弥漫着伪国学、心灵鸡汤的噪声中,我们增添一份以“五四”精神为导向的新文学新传统新人生的不谐之音,大概也不算多余。将鲁迅为旗帜的现代文学向社会讲解普及,本身就是一种新文化的尝试。

人生主题的选择看似有些老套,却是这种新文化传统的一个必然。

陈思和教授参加了几次喜马拉雅组织的长达数小时的线上直播。有听众问:文学真能帮助我从人生的困顿中走出来吗?

陈教授是这样回答的:“阅读至少能让你了解自己,我一直这样觉得,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才能在书里读出什么,如果你自己没有想到,可能在书里读不出来。”

他接着说:“怎么样把一部书读活?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把自己的经验都调动起来,你要相信里面的一切都是和你有关的。长此以往,你的生命观就通达了,自己就变得丰满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