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创意精品> 正文
风雨书店: 每本书都在这里等待下一个落脚处
发布时间:2020-04-17
来源: 杭州日报

两天前,记者第二次去灯芯巷里的风雨书店,发现原本的大橱窗、蓝色招牌都没了,里面堆满了装修材料。还以为关门了,结果往马路对面一看,又看到了那块抢眼的招牌。

“今天是新店开业的第三天,上周日旧店歇业,这周一新店开门,其实就是过了个马路,对读者来说没啥改变。”店长刘让说。

这般挪移的原因,一方面是风雨书店已经不声不响地开了三年,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另一方面是刚好到期了,马路对面正好有房子在招租,格局不错,就利用这段时间抓紧装修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这家新店。”

为什么是一家二手书店?

刘让说,老店的格局其实不太好,阅读区不够私密。所以,新店直接把阅读区设置到了二楼。

除了椅子,还专门布置了一块看书的榻榻米。二楼摆放的都是漫画,一套全新的《灌篮高手》就在架子的最显眼处,刘让说,那是他自己的书。

这不是他第一次把自己家的书搬到店里了,三年前刚开业时,第一批摆上架子的二手书,全都是刘让自己的收藏,一共两千多本。这些书,也成了书店的“启动资金”。

风雨书店走的是类似日本二手书店“Bookoff”的模式,收书、翻新消毒、上架售卖。二手书的售价通常是原价的五折,店员还会帮忙包书皮和盖章,很有仪式感。

在消费至上的当下,这种循环利用,虽然经济环保,但又有些“落伍”的二手书店是越来越少了,记者了解到,专门做二手书籍,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二手书籍的书店,目前杭州也只有风雨书店这根独苗了。

“其实,我本来是想做一个会员体系的,把新书买来,读者买去看完后我们再以折扣价回收。但后来发现既然要流通起来了,何不直接就做二手书呢?”刘让说。

消费的盲目性也催生了二手书市场的繁荣,刘让说,现在电商平台经常推出那种满200元-100元的活动,很多人为了凑满减而买了一些额外的书,最后基本都不会翻,到了装修、搬家的时候只能想办法转手。

“大多数人直接把它们当废品卖了,但这样回报率太低,也很浪费,而一些早期版本的书,正是另一些爱书人渴望得到的。”

在一楼的书架上,记者就看到了很多质量非常好的书,比如《哈佛中国史》、汉声文化的《优雅》系列等,品相都很新。还能看到不少版本比较早的书,这对于热衷某个版本的书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年下来,他发现靠着顾客的循环,书就“流动”起来了,“不少顾客是带着书来,然后再挑两本自己喜欢的书走,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空间上,都不会有太多负担。”

是二手书店,但又不止是书店

新装修的风雨书店,除了一楼的书籍陈列,阁楼上的漫画阅览区,还有一个没有整理出来的半地下区域,刘让说,这里的书整理出来后,未来会做成二手的“艺术品”区域,“当然,不是很贵的那种,但是好玩。”刘让说。

现在这些好玩的东西,已经陆续陈列出来了,比如买麦当劳套餐送的玩偶,古老的黑胶唱片机和CD机,采访前,刘让在听一台索尼随身听,里面放的磁带是张震岳1998年发行的专辑。

不大的空间里,有一个角落摆着各种精心挑选的文创产品,有印着诗歌的魔方、翻起来会变动画的小本子,还有印着店主自画像的限量版帆布袋,就连书店的宣传小册子也做成了可爱的定格漫画。

这些令顾客流连忘返的“好玩”布置都是学艺术出身的刘让精心设计的,“去年十月底发起了收二手的CD、磁带还有黑胶碟的活动后,不少顾客拿来了他们多年的珍藏。”他说,这个快速的年代,一只手机一个软件就能容纳成千上万首歌曲,但再难找回曾经那种守着喜爱的歌手发行新专辑,最先拿到新CD、磁带的喜悦。而他的这个二手书店,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分享美好,让时间慢下来。

网友们对这家书店的评价,总结起来是两个关键词,“小而精”和“融入感”。这也算是和刘让的预期相吻合,他把书店定位为社区店,让附近喜欢书,爱阅读的书友,常来聚聚。

二手书店里的那些人和事

三年来,进进出出的人,摆上书架又被拿走的书,一点点地留在了刘让的记忆中。

三月中旬的一天,阳光明媚。刚开门不久,就有一位客人入店,看完一圈后向他借了一支笔。“我是这本书的作者,我能在上面签个名吗?可以推荐给喜欢的顾客……”原来是著名学者熊秉元,在当场签完名后,他把书又放回了书架。

还有一种向岁月致敬的温情。书店的常客中,有一大批是老年人,于是他常常拉着小推车上门收购。“这些老年人对自己的书都非常爱惜,很多书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几十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书页平整、干净,我带走时还嘱托我要好好对待它们。”

惊喜时常有。整理老书时,会收获一些“宝贝”,比如一本叫《余晖集》的小书,扉页是作者透着真诚的钢笔字,从里面的散文看得出他生于清末,1983年出这本书时年纪应该挺大了。“‘同志’,一个在现代社会已有些陌生的称呼,此刻再次看到竟有些感动,当我老了,问一句同志还好吗,道一声同志请指正。”刘让在朋友圈里感慨地配图发文。

卖书并不是他的唯一目的,他更希望能建立一个小群体,大家都爱书,也会把书拿出来交换。在书店最醒目的位置,贴着一张招募会员的海报,每个月向会员随机“投食”一本书,会员也可以自己来店里把书借走。

刘让说,每月给会员寄送随机书的时候,既开心又忐忑,“把书架和仓库都搜刮一遍,尽最大可能选中书友的心头好,往往导致书价远高于预期。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挑选出错,辜负了书友的信赖。”

第一个“三年”,风雨书店成功地活了下来,还有了一批支持他的会员。下一个“三年”,刘让说,生存还是第一要务,但梦想中还是希望把这个二手书店做大,把大家想要的二手书都收纳进来。

“不畏雨/不畏风/也不畏冬雪和酷暑……”宫泽贤治的这首诗歌,既是书店名字的由来,也是他想象中书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