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现代传媒> 正文
《上海堡垒》失败了,这个锅谁来背?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杭州日报

暑期档颇受期待的《上海堡垒》在上映后遭遇了口碑巨差、评分巨低、票房巨烂的“三巨”惨象,票房刚刚过亿,完全收不回3.06亿的投资。这也就算了,网络舆论还让导演和原著作者都纷纷出来道歉,这在中国电影口碑“垮台”史上还是头一遭。

国人惯喜痛打落水狗,眼看着票房口碑都垮掉了,各类媒体高举一口锅,看往谁身上扣比较合适。先扣导演,再扣原著作者,最后扣在了流量明星头上。这几天网上一搜鹿晗,出来的新闻都是拍《上海堡垒》期间,通宵打手机游戏看直播……但演员在戏外做什么,应该是他个人的事情。难道说,如果这部电影成功了,也可以归功于鹿晗通宵打游戏找状态?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垮掉?罪不在于流量明星。罪在于前几年的互联网和企业资本疯狂涌入盲目追逐。当时,流量明星这个词刚刚被发明出来,这些或是海归或是借由一部戏崛起的明星,不管是不是演戏出身,甚至不管会不会演戏,在各个剧组来回串场,成为资本火热追逐的对象。那几年的上海电影节,如果你的戏里面没有几个流量明星,那简直是太丢脸了,媒体都懒得出席。

两年前,网络作家跳舞在知乎回答鹿晗和关晓彤恋情官宣话题时,提到他所在微信群里,群内网络作家们纷纷打听谁的作品用了鹿晗,因为觉得这么高的流量,一上映岂不是火定了。结果,江南非常得意地跳出来:我我我,《上海堡垒》用的鹿晗……哈哈哈。

现在看这段话,也只有三个字——哈哈哈。

由于电影的特殊性,它的滞后性比电视剧更甚。那几年标榜着流量明星的电影多数都扑街,少数被雪藏,极少成功。

于是,“逐利”为首要目标的资本怕了,退潮了。但留下的后遗症是,大部分流量明星被贴上一个标签——只要是他们主演,就意味着这是烂片。

《上海堡垒》的失败不在于鹿晗一个人,也不只在于编剧的薄弱,导演的拍摄手法,出戏的配音,更多的在于,如果你在创作一部作品的开始,压根不是根据合不合适,而是根据流量大不大来选演员,那么,你的路从一开始就是偏的。在一条起步就偏了的路上,你越努力,可能离成功就越远。

不能就此判定,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被《上海堡垒》关上了,我们要相信在资本退潮,理性占据上风后,总还有一些人在默默努力,然后用作品让我们惊诧,比如这个夏天的《哪吒》。